《在路上》这本书还不错,读来略有思量,联想到我企乃铺路架桥之翘楚,作为其中的一员,便想谈一谈“路”。
窃以为,路的存在,证明了人类是不甘于寂寞的。因为只要有了路,每个人就有了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系的可能,从而使内心世界获得解脱。
最好的体现莫过于旅游。正是因为禁锢于一地的生活使人们感到了厌倦,才让那一颗颗倦而生寂的小心脏开始骚动,也就是俗话说的“坐不住了”,有了到其他地方转一转的欲望。恰好有了路,大家便欣然地打起背包,走在了路上。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更加热爱旅游,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把昨日故地的烦恼忧愁暂且抛到脑后,享受着一路上所经过的风景,并为此思考着,感悟着。内心是浩然的,风景又那么怡人,内在与外在于是得到交融,相互作用,让身体有了别处难觅的轻松,心胸忽然开阔了许多,心情也变得豁达起来,仿佛周围的事物,包括本来糟糕的和失望的,讨厌的和纠结的,一下子有了战胜他们的强大自信,有了释然一切的充分准备,有了“生命如此多娇”的真切感概。所谓“在路上”的感觉,正是如此!
我欣赏这种生活态度。旅行者通过空间的移动,不仅领略到了各地异样的风情,并将其升华为自身的阅历,使得生活更加的丰富。我提倡这样的生活方式。每一个人,在繁忙的工作中,有必要挤出一些时间,去感受“在路上”。也许,当你为工作、为家庭的许多事情烦忧和迷惑时,“在路上”的那一刻,你会突然找到迷失已久的自我,找回精神最初的自由,那些使你生活困顿的难题没准儿迎刃而解了。
路有两种,一种是空间上的路,一种是时间上的路。旅游,注重的是空间上的路,它的起点不一样,终点也不一样。人生,是时间上的路,它的起点一样,终点也一样。对某一个人而言,空间上的路,理论上讲没有止境,即使有止境,制约它的,却是时间。时间上的路,却有止境,而且非常短暂,匆匆数十载而已。在我看来,人所走的,空间上的路只是形式,时间上的路才是本质。行走于空间,实际上是奔波于人生。在时间的道路上,我们同样需要有一种“在路上”的心态。幸福,悲伤,快乐,难过,恩怨情仇,是是非非……人生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生命整个过程的一部分罢了,都是路上的风景。既然是风景,就要去欣赏,就要去赞美,没有理由为他们产生不好的情绪。对于过去的路,我们无悔、坦然,对于现在的路,我们乐观、开朗,对于未来的路,我们虔诚、自信。
由此想到了我们的企业。《二航之歌》里有句歌词:“行天下”,“天下行”,“行”文化是我们企业文化点睛之笔。其实,他的内涵和“在路上”的精神有交集之处,那就是: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上进、坚强、乐观、豪情。二航人行走天下,四海为家,注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奔波在路上”。他们走南闯北,纵横四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让没有路的地方有了路,让无数的天堑变成了通途。他们对于“路”的感情高于其他任何行业的人。如果说“在路上”所折射的精神包含了豁达、乐观、坚毅、认真对待当下,那么,这群路桥人是对“在路上”精神的最好诠释者,无论空间还是时间。他们带着一颗“在路上”的心态去行走,为了企业,为了事业,为了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他们的生活定当是好看的,他们的人生必然是精彩的。
朋友们,不管路有多么遥远,多么崎岖,让我们潇洒地一路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