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却已是世界级大桥施工现场带班班长,仅有初中文凭的农民工,却是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这样的殊荣似乎有些传奇,但这恰恰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2013年“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家辉。
2008年,家境贫寒的张家辉辍学在家,经同是农民工的父亲介绍,跟随同乡进入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施工现场,做起了杂工。所谓杂工,就是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工地上的体力活特别繁多,不是拿着锤子敲敲打打就是搬着几十斤的材料、工具来来去去,一天下来往往是腰酸背疼,手上、身上布满大大小小的伤口,但他从来不说累,不说苦。张家辉这时快满18岁,他觉得只干杂活没有出路,而且工地上能干杂活的太多,没准哪天就会把他替换下去,连杂活都没得做。正是这样的紧迫感,他学会了电焊技术,在项目部开展的“现场施工大评比”中,他以快速度、高质量的电焊技术,多次得到项目部的奖励,连很多老师傅都要向他学习一些关键点的电焊技术。张家辉以此为契机,开始学习建桥施工的方方面面。
上工时间,张家辉在工地上忙里忙外,老师傅随叫随到;下工后,张家辉利用休息时间向其他老师傅请教技术。那时的张家辉还是个腼腆的小伙子,很多老师傅都不愿把自己的技术全部教给他,这让他一度感到难过,有时候被老师傅骂了就躲在一旁独自伤心;他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愈发坚定了他要学好技术的决心。由于他勤奋好学,也让不厌其烦地老师傅慢慢接受了这个“死皮赖脸”的学徒。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是一座世界级的桥梁,施工工艺复杂,对各种设备要求很高,张家辉在建桥的过程中又学习掌握了桥面吊机的拼装、钢箱梁起吊安装及设备保养工作。说起那段当学徒的日子,张家辉看似傻傻地笑着说:“农民工拿得出手的就是那一丁点儿技术,这种活儿谁都能学会,要是我,也不愿教给其他人……也没什么有脸可丢的,脸本来就是靠自己争取的,自己刚开始什么也不会,只有用热脸把老师傅的冷*股贴高兴了,他们才会教我东西……后来他们慢慢就认可我了,都愿意教技术给我,其实他们都很好。我想别人要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别人才会帮你。”
夯实的技术功底、勤奋好学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成熟看法,让这个未满18岁的小伙子比其他人更快速地成长起来。而张家辉对工作的认真态度都被其他人看在眼里,工地上其他农民工对这个健壮的小伙子很服气,工头亦对他赞誉有嘉:“小伙子,有干劲。”
由于二航局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张家辉作为一位技术过硬、踏实肯干的现场施工人员,也很快得到工头的赏识和提拔,让他成为5人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的具体施工指挥。他在日常工作中,对设备状态进行仔细检查,做到了把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精心安排人员进行钢箱梁吊装作业,安装完成的钢箱梁轴线偏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于2010年5月圆满完成主桥合拢,因在项目施工期间表现突出,他也多次在项目部组织的劳动竞赛中获奖。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完工后,他又转入了一座世界级桥梁——湖南汝郴高速赤石特大桥的施工中。赤石特大桥是厦门至成都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汝城至郴州段的控制性工程,为四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全长1470米,跨径组合为165m+380m+380m+380m+165m, 7#主塔高287.63米,8#主塔高273.63米,是目前同类型桥梁中排名世界第一的四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经过上个工地的锻炼,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3年,张家辉所在的7#主塔钢锚梁的施工进度相比于5#主塔严重滞后,而张家辉所在的西侧施工班带班班长无故拖延工期,无法有效加快施工进度,致使东侧施工班也无法顺利进行施工,而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西侧钢锚梁建到指定长度,进度上不去,收入就减少,看着其他塔上的农民工都能够顺利拿到应得的收入,整个塔上的农民工都是抱怨连连,西侧施工班长已不能继续胜任班长工作。而张家辉的小组在各类劳动竞赛中表现突出,工头便提拔张家辉为带班班长。经过上一个工地的锻炼和平素的认真学习,张家辉用累积的经验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树立的声望,他对主墩钢结构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优化,将钢筋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了统一调整,配合相关部门编制出了索塔劲型骨架施工流程,运用先进的“承包制”管理办法,使得他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索塔施工的效率大大提高,时间由七天缩短为五天,几节下来,赶上工期已经指日可待。对此,7#主塔东侧的施工班长感慨道:“以前老是催他们加快进度,当听说他们建得比我们还快了,非常不服气,后来观察了几天,现在彻底服了,而且老是向他们借人施工。张家辉这个小伙子真能干,真没想到西侧的班长这么年轻!”
现场的技术员如此评价:“我们的施工指令下来,实际上真正动手的都是这些农民工,弄懂指令意图并且传达到每一个工人,这对大多数农民工来说非常不容易。而张家辉对指令的执行能力特别强,这不仅要求他对建桥的各种技术都很熟练,而且要求他熟悉每一个工人的特点,才能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这样减少了人工的浪费,加上他的改进方案,就大大地提高了施工进度。”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不便,特种设备的维修人员经常不能及时赶到工地。于是张家辉利用业余时间,一头扎进书堆,开始学习设备的维修管理。虽然担任着钢结构施工班长,却在各种特种设备的维修时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经过了两个世界级桥梁的锻炼,张家辉在大型桥梁建设中已由一个普通的农民工逐步成长为对现场具有全面掌控能力的带班管理人才。彩虹飞跨,龙卧长波之时,张家辉同志也在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像他这样的工匠,默默地推动着中国从一个建桥大国向建桥强国的转变。二航局这样的优秀员工的还很多,张家辉只是一个闪亮的缩影。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先是优秀的人才培养的摇篮。
“二航局是个好单位,只要我努力,就会得到我要的一切,”张家辉眯着不大的双眼感慨,“我特别感谢我的带班经理李光华,是他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由湖南省总工会颁发的2013年度全省重点建设劳动竞赛先进个人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揭晓,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赤石特大桥项目部农民工张家辉荣膺了这一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