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缩在空调房或呆在电扇旁贪凉不想动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人,各自抬着四十九公斤重的风动凿岩机(又称风钻)在隧道施工最前沿的掌子面汗流浃背的打钻作业,他们或扛或抬着风钻,顶着灰尘,忍着噪声和炎热,在高温的“烤”验下坚守岗位。他们是工程建设中最平凡的人,却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隧道工作者,作为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支队伍,他们被我们熟悉地称为开挖班,老刘就是其中一位。
刘师傅是来自河南商丘的隧道老师傅,工作经验丰富,技能扎实,因此在工地上大家都习惯称他为老刘。老刘所在的隧道属山岭隧道,采用的是钻爆开挖法,说起钻爆,老刘既爱又恨,一方面这是年将五旬的他兢兢业业干过十多年的工作,另一方面这工作意味着他每次开挖作业必须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认真研究钻爆设计,布置炮眼,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甚至更久,每次衣裤都被汗水浸湿,体能极度透支。但每当炮声响起,经过爆破通风检查可以安全开展出渣作业时,他那充满岁月痕迹的脸上便会绽放充满喜悦的笑容。
“炸药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老刘如实对我说,和炸药打交道,用好了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建设,要是用不好就会带来毁灭性的的灾难。因此,业余时间他会不断研读有关爆破方面的书籍资料,在从事爆破作业的时候都格外小心谨慎,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进行。每次到达隧道工作地点,他都会督促工友做好工作面安全检查,检查支护是否牢固,是否有变形;顶板和俩帮是否稳定,是否有松动的岩石或土块等,同时对钻机机身、螺栓、卡套、弹簧等是否正常完好,供水及捕尘设施是否到位……一切确认后,他才允许大家开始作业。作业过程也要求大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每一次作业从布置炮眼到炮响结束至下一道工序可以安全开展,他宁可多花点时间,多花些精力,苦点累点也要保证中间任何一个环节不能出问题,直至工作结束。这就是他对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对工友的关怀备至与责任心。他常说,五湖四海聚在一起不容易,要互相帮助,相互包容,珍惜缘分;他也告诫工友,大家出来打工赚钱不容易,安全上班,平安回家才是根本。
这就是我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与生活中接触认识了解到的老刘,而他其实只是无数高温下依然奋战在工地一线光荣的劳动者们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