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青春的光芒在秦岭深处绽放

发布时间:2014-11-27阅读次数:
题记:西成客专自开工以来,十分重视青年员工的培养工作,本着“干一项工程,育一批人才”的理念,深入实施以“导师带徒”为代表的一系列青苗成长计划,在这条没有硝烟的战线,先后输送了大批优秀青年员工到全国甚至海外的各个项目。2014年11月21日,共青团陕西省委向西成客专项目部授予了“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秦岭,横贯中国东部的东西走向山脉,是传统意义上南北方自然分界线的一部分,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南部与四川省北部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为黄河支流渭河与长江支流嘉陵江、汉水的分水岭。”这是百度百科对秦岭最为简洁明了的介绍,但是想真正了解秦岭,这些远远不够。在这座延绵不绝的大山里,多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穷其一生的精力来丈量它的尺度。《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蜀道难》中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以逾越的自然阻隔让无数英雄折腰,也为其赢得了“九州之险”的称号。
但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以“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的豪情,一头扎进这延绵山峦里,用智慧和汗水尽情绽放的青春光芒,征服这望不到头的秦岭天险,他们就是中交二航局西成客专项目部的全体建设者们。对于这个群体,一定会有一个惊讶的发现,那就是绝大部分都是青年人,年龄大致在20到35岁之间。这足以让人不禁产生怀疑,怀疑如此多的年轻人,如何有足够的阅历与能力,承担起这条高难度高铁线路的建设。但慢慢走近他们,所有的疑虑都会被他们的智慧、勤劳、朴实所打消。
 
当好项目经理,也当好学生
王磊,35岁,西成客专项目经理。作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他虽然年轻,但已经参与或主持了3座世界级桥梁的建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十佳项目经理”、湖南省重点工程优秀项目经理、郴州市“五一先锋”、二航局十杰青年等等。他拥有超过常人的成熟与睿智,虽头顶殊荣,在荣誉面前却时刻保持虔诚谦虚,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一项项精品工程,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
他是从基层项目逐渐成长起来的青年干部。2003年的毕业季,王磊和所有大学毕业生一样,带着青年人的激情与梦想,来到了中交二航局阳逻大桥项目部,走上了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建筑行业本就是一个辛苦劳累、常年奔波的职业,而基层项目部更是处于远离都市与亲人的建设一线,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劝他:“以你的学历和出身,完全可以找一份既安逸收入又高的工作,何必要接受这样艰苦的工作岗位。”而他总是微笑着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就要对工作、对自己负责。领导安排我来项目部,是对我的信任,我更不能不讲原则,不讲诚信,既来之则安之嘛!”在阳逻大桥建设的最前线,他将所学理论知识大胆运用于实践,先后著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并多次获得技术成果奖。在之后的几年时间,他先后主持了湖北鄂东大桥、湖南赤石特大桥等重难点项目的建设,逐步掌握了精湛的路桥施工技术,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路桥项目精英管理者。
如今,他受命担任新建西安至成都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该项目作为二航局进入铁路建设市场近十年来,承建的第一项大型长大隧道工程,正线全长约34.3公里,隧道施工比重达到了惊人的98.3%,更是由于地处秦岭北麓,山高坡陡,正洞穿越富水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和特殊地质多,施工难度大,建设风险高。建好这项百年工程,从国家大战略方面看,事关国家路网布局完善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从二航局未来发展方面看,事关公司隧道品牌做实做强和全面发展。而且作为全线唯一的路外企业,高质量完成这项工程,直接事关企业诚信的社会形象塑造,不管是对他个人还是对于整个二航局来说,这都是全新的领域和挑战。来到这个全新的战场,意味着以往积累的路桥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都需要在这项大型的高铁隧道建设中更新再造。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于是放下身段,一切都重新开始,还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当好项目经理,也当好学生。从技术工艺的优化创新,到施工生产的精细管理,再到对安全质量的严格控制,他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虚心向前辈请教,向有经验的劳务协作队农民工朋友学习,甚至重新拿起课本强化理论知识。为了更快掌握隧道施工的现场实际情况,他经常蹲守在一线和现场技术员、协作队伍一起学习,相互交流经验,掌子面开挖、围岩变更、仰拱开挖与填充、衬砌、防排水、辅助设施、临建等等在他心中早已是一清二楚。自工程开工以来,西成客专项目成功承办了全国铁路工地试验室和拌和站标准化建设观摩会,成为了行业内部标准化建设的急先锋,众多国家和地方领导先后到项目调研指导工作。
 
充分履行好项目成本管控职责
张文喆,28岁,西成客专项目合同部部长。瘦瘦高高的身材,一头平头短发,白皙的脸庞上架着一幅无框眼镜,厚厚的镜片下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有着明察秋毫的威力,言行举止间总透着一股精明与干练,给人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感。他是西成客专项目培养出来的青年干部,对于他来说年龄并不是缺陷,更多的是一种激情和创造力。
项目合同部是企业合同管理的最基层部门,也是项目生产经营的核心部门之一,可以说是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他用参加工作四年的时间,完成了从一个刚参加工作时的菜鸟到身经百战的项目合同管理“老手”的蜕变。有一次,负责临建设施的协作队伍,又像往常一样按期来合同部办理工程量核算,当他拿到核量单时,一项围挡的工程量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断定此项工程量存在问题,需要进行现场重新核量,于是毫不留情的将核量单退了回去。果不其然,经过现场实地核算,协作队伍上报的围挡工程量存在夸大的问题。事后,协作队伍的负责人来找他疏通行方便,被他一口回绝,说道“我给你行方便,就是对企业最大的不方便,虽然这次的工程量不大,但成本控制是红线也是底线,触碰不得。”同事们都很好奇他是如何仅仅通过核量单就看出其中的问题的,心想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一次在大家饭后闲聊时,他解开了大伙的疑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凭经验和对项目的熟悉,做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一定要熟悉现场,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如果要问,他身上最宝贵的素质是什么,除了纯熟的业务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外,还有一点就是他思想的深邃。这里所说的“思想”不是柏拉图式的哲学玄想,也不是故作深沉的无病呻吟,而是对自己工作岗位深入、清晰的思考。他时常告诫合同部的几位同事,合同管理不仅仅是要根据合同做好工程建设的计量、结算,更要充分履行好项目成本控制的职责,要对收集统计的各项成本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掌握各施工工序的成本动态,为项目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最终实现从合同管理的角度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可以看出,他对待工作并不是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而是富有一种创新和开拓精神,也可以时刻感受到一股钻研的劲头,这种精神不仅让他在工作上变得突出,也影响带动了身边人,如今他所在的合同管理团队,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8090后也下得了工地,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
在西成客专项目部,大都是80后、甚至90后青年员工。当整个社会都在吐槽80、90后的种种不足时(“垮掉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等等),西成客专的青年员工们却用踏实、坚毅和求知向世人展示了别样的青春风采,用他们最引以为豪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我们是80、90后,但我们下得了工地,吃得了苦头,耐得住寂寞。”
郑俊义,23岁,技术员。作为今年刚毕业入职的大学生,也是项目部一线员工的代表,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酷爱运动,尤其打得一手漂亮的篮球。有身高、有速度、有弹跳和柔和的手感,这些对于他来说都不是溢美之词。但是如果想要找到他,却肯定不是在篮球场上,而是在隧道施工的最前线。
今年的中秋节,为保障项目建设既定进度,项目部所有人都要坚守工作岗位,项目部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以慰藉大家的思乡之苦,特意组织了篮球赛。在赛前的热身闲聊中,同事开玩笑的问他:“在项目上过第一个中秋节,花好圆月的,晚上有没有想女朋友啊。”只见他不假思索,一脸憨气的答道:“昨晚值夜班,隧道里机器轰鸣,烟尘弥漫,焊光石影,只顾着工作,实在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他的回答是那么坦然,又那么朴实,没有丝毫抱怨,同事们不禁对他多了一份敬意。
和预想的一样,因为有了他的加入,球队实力大增,一路高歌猛进打进了决赛,他出色的球技也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在赛后的庆功宴上,只见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动声色,只顾埋头吃饭,速度和他打球时一样快的惊人,三两分钟就解决了战斗,默默的离开了欢庆的人群。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大家知道他是去坚守自己的岗位了,就在那秦岭的大山深处。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