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客专项目部自2012年12月进场以来,充分发挥二航人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先后克服了征地拆迁难,施工便道坡度大、弯度大的恶劣施工条件和隧道围岩变化复杂、涌水量大等不确定危险因素给施工造成的极大阻碍,实现工期过半,任务过半的优秀业绩,其中2014年12月30日,纸坊一号隧道1#横洞与明挖段顺利贯通,标志着西成客专项目隧道施工建设进入新阶段。在这两年里,项目员工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西成客专项目的顺利进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风险大 科技创新排险情
西成客专项目是二航局自2005年进入铁路建设市场以来,第一次承担大型长大隧道工程施工,全线隧道总长33.75km,占全线的98.41%,且项目地处秦岭北麓,正洞穿越富水区域,地质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
面对隧道围岩变化复杂、涌水量大等不确定危险因素,作为第一次面对施工条件复杂的大隧道群,西成客专项目部组织成立科技攻关小组,针对项目施工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如光面爆破、掌子面开挖、混凝土湿喷等多线施工重点、难点,加班加点,逐一进行科研攻关,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施工建设正常进行,圆满完成施工建设任务。其中项目部科技攻关小组光面爆破施工QC小组在湖北省第33届质量管理大会上荣获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其成果也获得QC质量成果优等奖。
为提高工作效率,项目部配备了湿喷机械手、三臂凿岩台车等多个国际先进隧道施工机械设备,根据项目施工建设的特点,在各工区开展施工工艺、工法的科研创新活动,共取得《混凝土湿喷机械手在长大隧道中的应用》等多项施工工艺、工法创新成果,提高了施工建设效率,推进了西成客专项目顺利施工。
行路难 群策群力解难题
自进场以来,项目部党工委书记带领征迁安置办工作人员,结合施工方案,通过实地查看,积极与各级部门协调,最终为每个工区在狭窄的秦岭山谷中“挤”出了一条延伸到工作面最短的便道线路。尽管有了施工便道,但秦岭山北麓山高坡陡,隧道口工作面狭小,大部分施工便道坡度大、弯度大,特殊地段岩石外露风化严重,不时有碎石掉落,为隧道施工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走一走,看一看,上坡还得喘口气”,这是西成客专项目四工区施工人员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在这里,施工便道坡度达到五六十度,是西成客专项目坡度最大的施工便道,四个“之”字行的急转弯道,让那些小型轿车和面包车只能停在坡底,大家纷纷下车,徒步走上坡顶,如遇到雨雪天气,陡峭的山坡上,不时还会有人滑倒,这时,罐车和渣土车还必须凭借铲车牵引才能到达坡顶,更别说人了。面对这些情况,四工区施工人员纷纷建言献策,在统一大家的意见之后,四工区经理带领大家在便道边设立“急救包”,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碎石渣和工业盐放置在便道旁,在雨雪天,及时组织大家在施工便道上铺设碎石渣和撒工业盐,加大路面摩擦,同时在山石掉落突发地段,砌筑挡墙,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热情高 扎根山区奉献多
“你看老张,撇下家里的老婆孩子,来这里都快两年了,还没回去过一回,每天晚上就知道逮着个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在上班的路上,工友们纷纷对安全员老张“冷嘲热讽”道。安全员老张,满脸络腮胡子,一张历经风吹日晒黝黑的脸庞,猛然间一看,不正是那“猛张飞”吗?估摸年纪,怎么着也得有三四十岁了。但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很粗犷的汉子,在工友们眼中,却是个特别细心的人,即使发现安全小问题,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指出来,执拗地紧盯着大家进行整改,直到问题解决后,他才离开。
老张曾说,作为一个安全员,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对工作中的安全“小问题”习以为常,不加以整改,那么这些“小问题”终有一天会造成“大事故”,所以在工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讲不得一点情面,虽然大家私下里,还是好朋友、好哥们。
慢慢跟老张熟识后,才知道他今年只有28岁,在儿子刚出生3个月后来到西成客专项目,这一呆,都快两年了。每次打电话的时候,媳妇都在抱怨,孩子已经两岁多了,还不会叫爸爸,别人都知道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你咋就只知道往山沟沟里边躲呢?每到这个时候,老张的眼眶里便噙满泪水。他说,今年春节能够回家看看老婆孩子了,领导还给下了任务,什么时候儿子会叫“爸爸”了,才能回来上班。
眼看就要到隧道洞口,老张瞅了瞅手机上儿子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到紧贴胸口的衣兜里,重新又一脸严肃,往里走去,不远处,又传来一阵喊声“老张来了,老张来了”。
正如我们项目经理所说,西成客专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完全取决于项目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完全取决于我们有一支不断钻研、不断创新的优秀团队,完全取决于我们拥有一支扎根秦岭、无私奉献的建设队伍,正是大家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不断发扬“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才推动了企业在长大隧道施工中辉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