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十公里的追问

发布时间:2015-10-10阅读次数:
“我们做项目,管理要深入现场。我建议打开微信运动计步器,今天到现场走走看看。”二航局总经理王世峰如是说。随即,总经理助理王建平打开了计步器,下车走了起来。这是发生在肯尼亚蒙内标轨铁路项目四标施工现场起点DK254的一幕。
 
“这条铁路是要百年不朽的”
肯尼亚蒙内标轨铁路是连接东非第一大港口城市蒙巴萨和首都内罗毕的标轨铁路,全线逾470公里全由“中国造”。38亿美元的合同额将近占肯尼亚GDP的十分之一。百年前,英国为其修了一条米轨铁路,这是肯尼亚的世纪工程。由二航局五分公司承建的四标正线长123公里,王世峰一行徒步察看的一工区地势起伏不平,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包含的特大桥一座,而涵洞多、大且长。
“这里的挖方量比较大,不容易啊。这些成型路基的边坡防护为何不跟着做好?”当行至深五六米的挖方段,看到路基的边坡都刷好,但防排水的人字型骨架还没做时,王世峰问道。
“这一块还没来得及做,我们马上着手做。”一工区经理庞建平回答道。
“肯尼亚的雨季快来了,听说今年肯尼亚很有可能出现类似于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会有连续几天不间断的强降雨。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工作。对于填方段路基,刷一段要防护一段,以免影响路基主体。”说着没走多远,王世峰在低洼处就看到一座大涵洞。走进后问道:“这座涵洞长高多少?”
“高6米,长18米,还有比这更高更长的,一工区最长的涵洞长55米。”庞建平答道。
“一工区的涵洞比较多,经过4个月的日夜奋战,大部分涵洞都已做完,这个涵洞的出入口还没清理,做完了还是要及时做好清理疏通工作。避免雨季来临时雨水对工程的破坏。”
“当时是想等这个涵洞建好后,就将旁边的新秀修便道挖开疏通。”项目分管一工区项目副经理钟海滨回答道。
这是倒数几个完成的涵洞,其他完成的涵洞都已清理疏通完毕,正准备着手清理就被发现了,要是在车上肯定看不到。看来还是不能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
当行至二三十位肯方员工在修排水沟勾缝时,王世峰却停了下来。
当时,大家不由得收紧了心,心想:“这儿做得蛮好,工人们也比较熟练积极,应该不会有问题啊。”
王世峰看了一会,说:“勾这么小的缝还是蛮熟练的,对缝中砂浆的用量的估计不是很准,对于多的砂浆都被刷掉浪费了。最好是尽量估准两块板之间缝砂浆的用量,有时难免会多点,用铲子及时将粘在两块边缘砂浆铲掉,少量的用刷子刷掉,下面用块板子接着,回收再利用。这样既有利于美观,又减少浪费。”
“项目当地肯方雇员4000多人,目前与现场中方人员与肯方人员比例接近1:20,对中方员工质量管理经验成熟,而对于肯方员工是如何进行质量管理的?”
“我们将三级交底的重点放在肯方员工这一级上,这一级也是最为关键的。对各个工艺、工序都详细交底。”项目常务副经理肖翔答道。
“是的,常务副经理肖翔在8月份亲自将项目防护附属工程的所有肯方负责人召集起来,专门对其进行了工艺、工序以及工效管理培训。”项目书记蒋国荣补充道。
“这个技术交底很重要,规定工作肯定要做到位。我建议最好变换思路,要时常和他们讲,这条铁路是我们一起修筑的,是要运行百年以上的,最终的受益主体是我们肯方员工。当年老时,这条铁路还一如既往地高效安全运行,可以很自豪地对他们的子孙后代说,这项百年不朽工程是他们亲自参与修建的。我想先这样站在他们的角度指明他们才是最终的受益者之后,再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效果会更好,我们教起来也会轻松很多。”王世峰总经理认真说道。
一行13人都频频点头。没想到王局说的这么详细具体。
 
“不要怕,王局是来解决问题的。”
“前面是我们的卡姆拉兰尼特大桥,是要争创‘鲁班奖’的。”五分公司张育林指着说道。
“哦,这样,那这座桥更要加强全过程的管控,这座桥一共有多少名中方技术管理人员?”
“这座1000米长的特大桥专门安排了4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技术干部”庞建平说道。
“那中方人员的绩效是如何考核的?不会是吃大锅饭吧?”
“不是的,都是按考核系数定工资的,当时在分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帮助下,完善了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将总的施工任务计划具体细分到月、周、工区、人,工资由岗薪和奖金两部分组成,而奖金系数又与责任、完成任务计划比例挂钩,各分级领导给相应分管的部门、个人根据工作表现进行考核打分,尽量体现公平公正。”肖翔回答道。
当走进特大桥施工区域,爬上一高墩墩身脚手架时,一工区相关人员就紧张起来了,听说王局平时很随和,但在现场对质量安全等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一工区人员平时都严格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对质量安全等方面反复检查,生怕这次王局检查出了自己没有检查出来的,当王世峰爬上墩身里面的脚手架上时,现场人员紧张起来,陪同王世峰的五分公司副总经济师王海生看出了现场人员的紧张,笑着说道:“不要怕,自己做好了就好,王局是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施工中遇到问题很正常,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及时地发现,尽早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王世峰随即宽慰道。
听后,现场人员放松了很多。
 
Jambo(您好),Jambo(您好)………”
Jambo,Jambo(音译:江布)(斯瓦希里语,意为您好)”只听见路基两旁一群小孩欢快齐声叫着,还有3个小孩跑到路基上来了。
“小朋友们好!”王世峰笑着招手喊道,其中一位稍大偏瘦的小孩光着脚学着王世峰的步子在模仿着。顿时,爆出了一阵笑声。王世峰并排齐步比赛着,另一个五岁左右胖乎乎的小孩跑着跟着王世峰。
王世峰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不由得将手里还没来得及开封的矿泉水送给了稍大的小朋友,并将他俩抱起来等着合影。
在给他们仨拍合影时,王世峰帽带子已全部湿透,衣服已贴身,抱着俩小孩微笑着。
“咔嚓,咔嚓…”让这温馨感人的瞬间永远定格。
此时,路边发现了立着的“DK262”的里程牌,时间已经到了9:40,太阳正火热地照射着大地。
“我们一个多小时走了16000步。”总经理助理王建平看着计步器说道。此时大家已汗流浃背,步伐已没有刚开始那样矫健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大家再坚持下。做工程也是这样,这个项目总体还是满意的,中间有些波折,但通过大家这几个月的努力,有很大的改观,赶上来了。但与我预期的还有差距,你们其实更优秀。再接再厉,争取最后的胜利。”王世峰鼓励并提醒着大家。
“有谁早上没有吃早餐的习惯?早上还是要坚持吃早餐,当人年轻不觉得,等岁数大点,糖尿病等病会出现。做项目一定要有好的身体,这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王世峰接着说道。随后,大家边走边看现场边聊着。
一行的小车在终点十公里的地方等着,肯方的司机对今天这一行“boss”的举动感到不解,我想日后他们会理解的和佩服的。最后,大家还是坚持走完了十公里。
此时,太阳更炙热地照射着东非大地,也晒着这一群中国人。虽浑身已湿透,腿酸,但心里踏实了许多,被这一行人压过的路,也显得“实”了很多。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