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组织输送人才的源泉
——不拘一格降人才。“让热爱共青团事业的人投身到共青团事业中”这是五分公司团委副书记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也是切切实实在基层团支部执行的一项不成文的制度。
在五分公司有能力、有热情就有展现的机会。来自浔江大桥的邓健敏,因为常用邓子的笔名发表报道,所以大家习惯地叫她邓子。邓子是浔江项目部从当地招聘的一名协议工,年仅21岁的她,从未出过远门,更未到过湖北,而今年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她却有幸两次到武汉。做为被选出的团代会代表,这次来武汉将代表浔江项目部13名团员行使选举权。
能够两次到武汉公出,这是邓子本人万万想不到的。而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次她却能成为51名团代会的一员参加本次大会。协议工参加团代会打破了员工身份的限制。不拘一格降人才,激发了所有员工的热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同台竞技,各尽其才、各显其能。
——师徒结对育人才。除了筛选最适合的人担任团支部关键岗位外,在培育专业人员上,团委协同人力资源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师徒结对就是其中一项工作。如何让刚刚参加工作的实习生迅速成长成才?要解决这一问题,把握好师徒结对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通过一对一的教授,学员们有机地把专业知识与工作实际联系在一起,很快适应工作角色。在贵阳南环项目,项目团支部把师徒结对做为一项工程来抓,并形象的称之为“云梯工程”,很快就取得了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收。而在被誉位“湖北第一桥”的鄂东大桥B标,通过师傅们的耐心传授,学员们仅用一年时间就从打下手,到唱主角,工作上发生了角色转变。
——全面覆盖选人才。在五分公司团委副书记电脑里有一个详细记载分公司每一位团员青年包括工作经历、业余爱好、各种奖罚情况的人员信息调查表的文件夹。人员调动时,各支部组织委员都会把这名员工资料发到所在新项目的团支部信箱里。而如果有新员工到项目上,团支部书记也会将这些新员工资料汇总后一周内上报到团委,通过这种动态的跟踪,每个支部都对团员青年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
这些资料为基层支部和团委掌握团员青年各方面情况提供了第一手信息。确保团组织推优入党时有据可查。不会因为新项目上马,大家互不了解,错过了对优秀员工的推荐工作,也不会因为单个一个人或单独一段时间对一个人了解的局限而过早下结论。分公司团委副书记说:“要推荐人才、发现人才就要先了解,没有基础资料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他还戏称:我们每一位团支部委员都是那发现小荷要露尖尖角的蜻蜓,只有全面掌握、善于发现才能“早有蜻蜓立上头”。现在五分公司通过团组织推优入党的党员已达42名。因为团组织考察的全面具体,所以几乎每一位被推荐的团员青年都顺利的通过的党支部的考验。
共青团组织也是生产力
——共青团组织是培育创新精神的“孵化器”。近年来,五分公司申报“五小科技”成果日益得到重视,申报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也越来越高,很多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出现这种情况得益于五分公司较早地细化了五小申报细则,从政策和经济上激励青年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革新、小建议,让申报五小成为一项有意义、有乐趣的事情。
一个小发明、一项小建议对推动企业生产力、提高管理水平的意义可能并不大,但难能可贵的是通过这种活动逐步树立了一种创新意识。1999年,武汉军山大桥刘瑞自行设计“触底自卸吊钩”成功解决在深水吊抛石笼脱钩的难题;2003年,机械设备站长臂挖掘机改造为分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余万元,并摘得“武汉市第三届了职工技协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通过逐步摸索,2007年分公司团委联合总工办将“五小成果”纳入科技交流大会,推动“五小”逐步走向含量更高的技术前沿,让小课题孵化出了创新的大话题。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量的积累,就难以实现质的飞跃。近年来,分公司团委三次获得公司“五小”活动先进集体,22项成果获公司级“五小成果”,1项成果获市级“五小”成果,通过几届团委委员地努力,五分公司团委从团员青年入手培育创新意识,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突击队、青安岗,生产的不竭动力和护卫者。在五分公司几乎每个项目的团员青年总数都接近或超过该项目全体人员的一半。因为缺乏经验,工作实践少,这部分人恰是最缺乏安全意识的群体之一,同时他们又是最为活跃,掌握一定科学理论知识的群体,是可塑性强的人才储备地,因此调动这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对于项目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发挥突击队和青安岗的作用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五分公司团委在历年来形成经验的基础上把突击队和青安岗制度化、流程化,形成一套易于操作、掌握的流程。同时对开展活动的项目进行适当的辅导,形成“创前有策划、创中有指导、创后有总结”的完整体系,让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互补,更好的辅导、促进基层团组织开展活动。
在五分公司,现在每个项目都根据项目实际,开展了突击队或青安岗活动。这两项活动已成为团组织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进入企业主渠道、掌握主动权、当好助手的重要体现。
共青团品牌,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
共青团很多活动本身就是品牌价值的体现。树立共青团品牌,在展示企业品牌的同时,为企业发展锦上添花。近年来,五分公司一批共青团组织获得各级青年文明号称号,阳逻项目团总支先后获得武汉市、湖北省和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2007年东营项目部获得了全国青安岗称号。这些享誉全国的项目,在共青团建设上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张育林、谭拥军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获得了省、市级表彰,为企业发展增光添彩。
围绕品牌推广,五分公司团委通过品牌与公益的结合,品牌与文化的融合,提升企业的品牌形像。在阳逻项目,团总支组织团员青年为希望工程捐款,圆孩子的上学梦;在轻轨项目二期工程中,团员青年走上街头为武汉市争创文明城市发放宣传单。今年年初的罕见雪灾和“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广大青年奋勇争先抗雪灾、抗冰冻,踊跃捐款捐物,时刻为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准备着,如今“义务献血”、“保护长江”类似这样的活动已成为五分公司团员青年每年的必选课。在活动中加强了团员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丰富了团组织品牌的内涵,弘扬了企业的公益形象。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拓步发展,五公司团组织在吸取以往成功经验的同时,与时俱进,建设与企业发展阶段、发展特点相适应的工作方式,不断为企业发展带来源源活力,充分展现共青团组织价值和品牌价值,当好企业发展的助手,为自身赢得了不可撼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