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团青工作

首页 党的建设团青工作

公司优秀务工青年马文兵获团市委表彰

发布时间:2006-09-26阅读次数:

    9月21日,第六届武汉市杰出(优秀)进城务工青年颁奖典礼在汉阳江滩大禹神话园举行。二航局五公司机械设备站务工青年马文兵获得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称号,他是继刘剑锋、巴雄波、徐少波之后我局第四位获此荣誉的务工青年。

附:马文兵事迹材料

                                   塔吊上的光彩人生
   

    马文兵,男,1973年10月出生于贵州省道真县,中共党员。他自1998年来到二航局五公司机械设备站工作,多次受公司委派下基层施工生产一线,先后从事塔吊司机、电工等工作。八年来,他在二航局这个具有优良传统的大家庭中锻炼成长,凭着自己不怕吃苦,不怕困难,舍己为公的精神得到了公司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每个工作过的地方都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1998年,因工作需要,公司设备站委派马文兵到江阴大桥工地。江阴大桥属国家重点特大型桥梁工程,悬索跨度居国内第一,该工程建设成败直接关系到二航局的声誉及以后的市场。局领导班子为了能够按时按质地完成业主下达的生产任务,组织了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了精干的项目部队伍。马文兵被安排到攻坚战斗第一线,从事主塔电工、塔吊司机。主塔是施工中的难中之难,能不能按时完工直接影响该桥能否按时通车。为了完成项目部领导交给的任务,也为了让大家放心,马文兵和其他3名电工就住在工地上,不分天晴下雨24小时待命。只要是他们能够做到的,一律在施工之前完成。他们奉行的宗旨就是坚决不能给施工拖后腿,就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完成生产任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主塔终于在指挥部规定的时间内交工,以马文兵为首的电工班工作得到了项目部领导的充分肯定。二航局承建的江阴大桥获得了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为其成为国内桥梁建设主力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二航局一举中标武汉军山大桥。马文兵也由于江阴大桥的优异表现,被军山大桥项目部抽调,从事塔吊维修工作。军山大桥主塔在长江水中,武汉的夏天特别热,冬天又特别冷。但马文兵不畏严寒酷暑,吃住在江中间,直到把钢箱梁吊装完。马文兵的出色表现给项目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同事甚至惊讶地问:“你是不是铁人?”他都一笑了之,因为他坚信只要工程进度能上去,自己吃点苦受点累又算得了什么。
    优秀的人总是被各个项目抢着要,军山大桥顺利完工后,马文兵又被调到舟山桃夭门大桥从事塔吊、电工、搅拌系统及门机拆装工作。为保证项目部正常施工,马文兵平时总是细心检查维修塔吊、搅拌系统及门机,直到工程完工。其组装的塔吊、搅拌系统及门机未出过一起事故,极大地缩短了工期,也得到了项目部及设备站领导的高度评价。用领导的话说:“把设备交给马文兵,我们放心!”
    经过多年的塔吊操作,马文兵的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他自身勤奋好学,对电工技能也能熟练掌握,塔吊的性能了如指掌,对塔吊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有时甚至预控在前。他的工作由此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成本。他工作积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掌握电工技能,经常在完成塔吊操作工作之余兼职电工工作。他总是在工程开始、变更或者结束的时候积极迅速地完成电路连接和清理工作。闲暇之余他经常主动查找电气的安全隐患,有时还帮助同事维修家里的小电器,颇受领导和同事好评。他也懂得一定的机械修理技术,有时也要担任起机械修理工作。在工地上,你总能看到他认真工作忙碌不停的身影。
    由于近几年的出色表现,公司也正在考虑改变马文兵的临时工身份,转成正式职工。马文兵则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在今年年初主动申请到贵州偏远山区镇胜高速公路29标陶家沟特大桥从事塔吊主管工作,继续在工地一线挥洒激情与汗水,谱写出一曲工程建设者的青春之歌。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