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岭河项目部位于贵州黔西南州,位于大山之中,在项目部诸多的时间里,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项目部图书室。
我在单位的主要工作是机务,每天忙忙碌碌。闲来就上图书室看书,生活需要调剂。像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只有读书和写作的人,业余生活的去处便很有限。除了项目部的宿舍兼做卧室的小小书斋,平常休息的时间常去的便是图书室。我觉得一周里最快乐的时间就是握一支笔,拿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在图书室读一会书。无论是各大报纸的新闻时事、专业书籍,还是各类杂志,都读得如醉如痴。除了读各种报刊外,我还能利用工作和人缘上的便利,走进的图书室的“心脏”——各藏书室。那些或厚或薄的或新或旧的图书,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当你置身于图书室,你会觉得十分惬意,同时也会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古今图书,自己究竟能懂多少?徘徊之后,便从中抽取一两本最喜欢的,在图书室内正襟危坐,或飞速浏览,或逐段精读,或认真抄录,或合书深思。走进书时,就像一个朝圣者步入庄严的殿堂;走出书时,又似一个清教徒经受了圣洁的沐浴。
我在单位的主要工作是机务,每天忙忙碌碌。闲来就上图书室看书,生活需要调剂。像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只有读书和写作的人,业余生活的去处便很有限。除了项目部的宿舍兼做卧室的小小书斋,平常休息的时间常去的便是图书室。我觉得一周里最快乐的时间就是握一支笔,拿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在图书室读一会书。无论是各大报纸的新闻时事、专业书籍,还是各类杂志,都读得如醉如痴。除了读各种报刊外,我还能利用工作和人缘上的便利,走进的图书室的“心脏”——各藏书室。那些或厚或薄的或新或旧的图书,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当你置身于图书室,你会觉得十分惬意,同时也会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古今图书,自己究竟能懂多少?徘徊之后,便从中抽取一两本最喜欢的,在图书室内正襟危坐,或飞速浏览,或逐段精读,或认真抄录,或合书深思。走进书时,就像一个朝圣者步入庄严的殿堂;走出书时,又似一个清教徒经受了圣洁的沐浴。
心情烦乱时上图书馆。谁都难保证自己总是情绪高昂。我本是个乐天派。许多朋友说没见我生过气。可我的内心却也有波澜起伏、乱麻横亘的时候。每到这时,我就身不由己地走向图书室。读书看报深入时,就忘了时事繁嚣;提笔灵思飞扬处,便甩了清贫所累。我喜欢图书馆里的那种气氛,阅览室内无说话声,大家都神情专注。民工,到这里来找自己未看过的新闻;专业人员,到这里来查找急需的资料;普通工人,到这里来打发零碎的时间。但无论怀哪种目的,大家都恪守着这一份宁和,维护着那一份庄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在这样的环境下,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不愿在阅览室读书时,我还可以到览室找朋友探讨问题。从国际的战略格局,聊到海外的政坛风波;从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聊到网上的咄咄怪事。“杯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能有这样的君子之交,着实难得。
不愿在阅览室读书时,我还可以到览室找朋友探讨问题。从国际的战略格局,聊到海外的政坛风波;从我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聊到网上的咄咄怪事。“杯酒纵横天下事,名山风雨百年心。”能有这样的君子之交,着实难得。
前不久,我读到张敏华的一首名曰《图书馆》的散文诗,很美:“这是谁朝圣的地方?一个持烛者,我看到他天才的十根手指,在燃烧!此刻,我的十根手指也被点燃,我的眼睛被照亮。烛光投在书架上,团结起来的图书,蕴藏着比钢铁更坚硬的力量。”诗写得空灵而虔诚。我相信,如果作者不是真的对图书馆有很深的理解和感情,不会有如此传神的表达。
我爱上图书室去,也真的爱上了图书馆。我们的图书馆不大, 书有568本, 平均每日借阅次数为:7人/次,但在这个写满功利和物欲的世界上,在这个面具翻飞的红尘中,图书馆,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
我爱上图书室去,也真的爱上了图书馆。我们的图书馆不大, 书有568本, 平均每日借阅次数为:7人/次,但在这个写满功利和物欲的世界上,在这个面具翻飞的红尘中,图书馆,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