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进度和信誉是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四个关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灵魂”则是现存所有施工企业成长、发展、壮大的真正要求。
打造质量先行的良好氛围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鼓声点点,贵州的高速公路、铁路、特大型桥梁等如雨后春笋,正以惊人的速度像世人展现他们的雄姿。
我公司在贵州承接的项目也一个个接踵而至,贵州都新公路改扩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自6月6日开工以来,在二航局及都新高速公路总监办的领导和指导下,通过在项目中强调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实现了项目质量的动态管理和掌控,为项目整体效益创建和企业良好信誉的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质量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在项目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项目部在组建之初就订立了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都新公路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争创部级优质工程、都新公路项目样板工程、精品工程。
项目部根据质量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扩大质量管理的范围,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质量管理研讨会,并在会上就现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项讨论和研究,制定出应对措施,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和出现的质量问题,把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项目部还根据质量管理的实际需要,由质检部制定都新项目质量管理监督卡,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在担当现场技术监督和指导的同时,兼职监督和管理好所管辖范围内的施工质量,对施工范围内的施工质量进行现场过程控制,对每一个不符合施工质量要求的项目或细节都在监督卡上予以记录,并责任到协作队伍的责任人,确保每道施工工序都能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同时,也时时提醒队伍提高施工质量,为防止今后产生不必要的质量纠纷做好准备。
此外,项目部质检部每周周末定期牵头组织召开由项目领导、各工区技术人员、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参加的质量专题会议,对本周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对明显存在质量管理问题的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协作队伍进行会上批评指正,决不姑息,以确保质量管理水平及层次不断得到提高,让监理、业主看到的都是优良品。
通过现场管理人员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加大现场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建立和完善协作队伍的质量考核、考评机制,坚决落实项目部制定的质量奖惩制度,促进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整个项目中打造出一种良好的质量管理氛围。
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地有声
都新项目部曾遭到监理和业主的批评,也是因为质量和进度方面的原因,在9月26日的全线12个标段的大检查中,我部排名第七,远远没有达到期初制定的目标——争当全线排头兵,这一点引起了项目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强调质量管理的落地实施。
在质量月活动之初,项目部从技术人员中挑选质检部长,质量月活动过程中,项目部坚持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企业的灵魂”为工作指导思想,积极组织,深入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加大质量宣传力度,从细小环节的质量问题着手,不断把质量管理工作细化、实际化,使得质量月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9月28日,都新项目新任项目经理杨幼江到任后,第一手抓的就是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他提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的进度是无谓的进度,是枉费的施工,建优质工程才是二航的真正使命。”
自杨经理到任以来,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穿行于各工点掌握现场第一手现场信息的身影。在现场,对于非关键性工程项目,只要是质量不符合施工要求的,他都要求立即整改;对于已施工但不能满足项目要求的项目,要求立即返工。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严谨的质量管理思想指导下,在10月8日的项目部质量检查中,杨经理发现服务区的填料不符合要求,立即要求停止施工,并将已施工的填料做清除返工;对已施工完毕但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涵洞,坚决下令炸毁重做,并对现场技术员、试验员、工区负责人予以罚款,并在全项目范围内通报批评,而在这个举措已经付诸实施的时候,项目部并未收到监理这方面的返工指令。
在涵洞墙身被炸得粉身碎骨的一刹那,让人看到的是二航人质量管理意识的转变,以及二航人强大的责任意识和良好的信誉,以至换回的是监理、业主对项目部质量管理态度及工作的肃然起敬。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对贵州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强烈责任感,才会有杨经理今天在高总司令人尊敬、受人敬仰的地位。
教训是深刻的,但也是行之有效的,这是对整个项目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一次警示,也是项目部质量管理落地行动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