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持续改进  追求卓越

发布时间:2009-04-03阅读次数:

巴基斯坦卡西姆港QICT-Ⅱ期码头工程位于巴基斯坦卡拉奇市QASIM港区,码头前沿线长727m,码头主体结构为钢管桩与钢板桩组合的板桩结构,该工程的施工难点及重点主要集中在施打直径达2.016m、长30.1m、重达40t、两侧带锁扣的大直径钢管桩上。
    尽管二航局在该海域施工过小直径的钢管桩和PHC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施打直径超2m的钢管桩在巴基斯坦尚属首次,对二航局来讲也是第一次施工这么大直径的钢管桩。该海域地质条件极为特殊,钢管桩沉桩时需要穿过标贯值达50击/70mm的密实的含有大量粗砾石的砂性粉质粘土。针对以上问题,在国内进行项目筹备的时候,二航局特地组织专家就沉桩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最终形成了“打——旋挖——复打”结合的沉桩方案;调配了具有丰富打桩经验的航工桩四船队参与施工,在国内对打桩船进行了专业改造,同时购置了D128型大吨位柴油锤。在打桩船到达施工现场后,项目部分管生产的经理李三星会同船长及船员对现场施工工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制定了打桩方案,项目部也召开了多次打桩方案专题会和技术交底会,明确目标,争取克服困难打桩成功。
    卡西姆港钢管桩沉桩的关键控制主要有三点:一是必须确保桩位精确(设计给出的平面位置允许偏差是10cm,垂直度误差是1/78)以及确保两侧的锁口与码头前沿平行以便于钢管桩之间的钢板桩能顺利沉设;二是必须确保钢管桩初沉达到预计标高,以利于旋挖钻施工;三是必须克服涨落潮水流流速大对桩定位的影响以及克服商船通航对打桩的影响。
    项目部于3月18日下午进行了初沉典型施工,由于缺少实践经验,从吊桩到桩进背板以及安装替打,调整锁口方向等花了近两个小时,同时由于钢管桩直径大、吨位重加上原背板设计过于单薄,背板发生了变形,初沉后桩顶最大方向的偏位达到17cm,也没有沉至预定标高。虽然经过了精心准备,劳累了几天,但结果还是不理想,大家心情都非常沉重。沉桩结束后,顾不上休息,项目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问题分析和总结,对打桩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应对方案,第二天,针对提出的应对方案,项目经理乐砾会同中港项目总部召开了专题会,在会上,总部对打桩锤的性能产生了怀疑,担心会因此延误工期,一再要求项目部更换设备,考虑到在国外,条件有限,设备不是说换就能换的,加上此次沉桩问题不完全是因为桩锤的问题,具有丰富国外施工经验的乐经理通过对会上提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和对比后,指出坐等、担心不是办法,工期也不等人,解决问题才是关键,果断作出了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的决定,提出了“既保形象,又保质量,还要保证总体工期”的思路,要求全体人员发扬二航局能打仗、打胜仗的精神。由分管经理李三星带领攻关小组重新设计背板,改进吊桩入背板方式和锁口定位调整方式,研究地质情况,并与国内专家探讨D128柴油锤的性能以及对该地质条件的适用性,经过一个礼拜的组织于3月26日开始第二根桩的沉桩施工。分管经理李三星亲临船上与船长一同指挥,从吊桩进背板、安装替打到锁口精确定位仅花了半小时,作业效率得到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的减少,经过1868锤击,顺利初沉至预定标高。经测量复核,最大偏位误差与同类型的小直径钢管桩相比还要小,仅3cm,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经过第二次沉桩,项目部全体人员信心大增,人心振奋,按此方案不断改进沉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鼓作气连续初沉了8根桩,偏位最大误差6cm,最小误差3cm,均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顺利解决了在外海精确定位施打大直径钢管桩这一大技术难题,再一次证明了英勇善战、永不言败的二航精神。
    虽然对于整个沉桩工序来讲,初沉仅仅只是一个开端,后续旋挖、复打施工以及钢板桩施打还存在很多不可预见性和技术难题,但面临挑战,英勇善战的二航人不会退缩,相信在公司和分公司的支持下,在项目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项目部全体人员一定会迎难而上,克服艰难,不断摸索,勇往直前,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努力建设出海外精品工程!
    目前,巴基斯坦卡希姆港的各项工程已全面铺开,举目整个工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运料车往来繁忙,打桩锤铿锵动地,推土机振臂轰鸣,来自二航局的建设者紧张忙碌、辛勤劳作,与阵阵波涛一起奏出一曲战天斗地之歌!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