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哈大板场已成功制板7253块,在最艰难的冬季施工时期,项目部顶着严寒的天气,在“有力、有序、有效”工作思路指导下,加大施工投入,众志成城,截止目前,已超标完成今年的任务,为2009年哈大专线的攻坚年添上了光辉的一笔。
中交二航局双城制板场承担TJ-3标段正线全长43.3公里所有轨道板的预制,总数量为14330块,这是二航局建立的首个制板场,也是全世界高寒地区内的首个制板场。
在无砟轨道板正式施工前,哈大板场在接受外方专家进行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先后多次组织项目部总工、技术主管、轨道板专业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人员及主要现场管理人员等参加不同内容、层次的技术管理培训,为无砟轨道板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和管理上的保障。
施工过程中,哈大板场项目经理部成立了无砟轨道板技术攻关小组,收集、整理、分析各项测量数据,随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同时,项目部坚持“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精度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的施工理念和“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工作作风,通过现场讲解、多媒体视频理论讲解等方式,技术的交流,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始终受控。
板场将验标要求的标准作为最低标准,严格要求板场制板的质量,确保浇注混凝土后满足精度要求标准。同时,严格控制板的轨道板的顶面色泽、平整度,以及侧面气泡的控制效果,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尽量避免模具及预埋件的碰撞,确保了生产出来的轨道板的精确度。
中交二航局无砟轨道板的施工受到铁道部以及二航局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13日下午,中交指挥部试验主管工程师王嘉波、哈大公司长春指挥部高工王相红、监理中心试验室黄民天、监理分站付锡尧站长以及试验室李燕主任等专家组对板场试验室进行了验收,仅仅在一天之后,板场搅拌站也通过了验收,可谓是双喜临门。2009年8月30日,中交二航局哈大板场哈大客运专线CRTS Ⅰ型轨道板场,经过铁道部专家组对生产场地、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质量保证体系、内业资料和人员素质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全面的检查,成品板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质量要求,一次性通过了铁道部的上道技术审查。这次上道技术审查的通过,是继8月11日铁道部初审之后,中铁指挥部的两个板场未通过审查,中建指挥部的三个板场全部停工的前提下,中交指挥部顶住层层压力,将首次接受正式审查的重任交给了二航局哈大板场。
在无砟轨道板正式施工前,哈大板场在接受外方专家进行理论培训的基础上,先后多次组织项目部总工、技术主管、轨道板专业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人员及主要现场管理人员等参加不同内容、层次的技术管理培训,为无砟轨道板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和管理上的保障。
施工过程中,哈大板场项目经理部成立了无砟轨道板技术攻关小组,收集、整理、分析各项测量数据,随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分析。同时,项目部坚持“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精度就没有质量,没有质量就没有进度”的施工理念和“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工作作风,通过现场讲解、多媒体视频理论讲解等方式,技术的交流,使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始终受控。
板场将验标要求的标准作为最低标准,严格要求板场制板的质量,确保浇注混凝土后满足精度要求标准。同时,严格控制板的轨道板的顶面色泽、平整度,以及侧面气泡的控制效果,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尽量避免模具及预埋件的碰撞,确保了生产出来的轨道板的精确度。
中交二航局无砟轨道板的施工受到铁道部以及二航局的高度关注。2009年6月13日下午,中交指挥部试验主管工程师王嘉波、哈大公司长春指挥部高工王相红、监理中心试验室黄民天、监理分站付锡尧站长以及试验室李燕主任等专家组对板场试验室进行了验收,仅仅在一天之后,板场搅拌站也通过了验收,可谓是双喜临门。2009年8月30日,中交二航局哈大板场哈大客运专线CRTS Ⅰ型轨道板场,经过铁道部专家组对生产场地、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质量保证体系、内业资料和人员素质等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全面的检查,成品板各项指标均达到和超过质量要求,一次性通过了铁道部的上道技术审查。这次上道技术审查的通过,是继8月11日铁道部初审之后,中铁指挥部的两个板场未通过审查,中建指挥部的三个板场全部停工的前提下,中交指挥部顶住层层压力,将首次接受正式审查的重任交给了二航局哈大板场。
哈大板场经常接受到铁道部领导、我局领导到板场工地现场观摩、学习交流无砟轨道板施工技术。在板式轨道结构中,轨道板是把来自钢轨和扣件的轮载均匀地传递给水泥沥青砂浆垫层,并且把轨道纵向荷载和横向荷载传递给混凝土凸形定位柱。比起以前铁路的平顺性、稳定性、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
哈大板场在管理上坚持细致入微,对每道工序、每个作业面都有清晰的指示标牌,每个人都随身携带有卡片式作业指导书,上面分工种、分岗位、分职责等,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在每道工序中,都会编制各类详细管理办法。特别是从钢筋下料的尺寸量对到钢筋绑扎、什么方向、什么角度、绑几圈等都写得一清二楚。
哈大板场始终坚持科技领先,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为内容,以面向生产、解决生产难题为重点,不断开展科技、质量大比拼、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以最好的精神风貌完成哈大专线这次交给我们的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