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分公司诞生首个农民工劳模

发布时间:2010-05-06阅读次数: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武汉市总工会在武汉剧院隆重举行表彰先进大会,分公司优秀农民工马文兵被授予“武汉五一劳动奖章”,成为分公司首个农民工劳模。
马文兵,一名来自贵州仡佬族青年,在世界级建桥单位二航局参与修建了四座世界级桥梁。他自己仅有初中学识,但靠着刻苦钻研施工专项难题,自学成才,掌握了世界一流的建桥技术;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现场管理者,指挥大桥重要工序的转变及安装。他不仅能将现场施工安排有序,一些技术难题他都能巧妙破解,在解决实际施工困难的同时总结出自己独有的工法,许多业内的专家都对其竖起大拇指。
     1996年,刚参加工作的马文兵有幸成为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建设者中的一员。在进行主塔电缆布线设计时,虽然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但他硬是凭着过硬的理论知识及勇于创新的精神,推翻了主塔电缆的悬吊方案,而是利用塔肢本身的通风孔做电缆固定点,将电缆用量减少了一半,给项目部节约了成本,并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多次表扬。
     1998年,在目前国内最宽的长江大桥——军山大桥,他担任了大桥主塔的电气主管,凭着勤学肯干的精神,他掌握了一手过硬的技术。在引桥第一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一台进口的搅拌设备出现问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试仍无法解决问题,这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是一个极大的威胁。项目领导立即将他从主塔施工现场调来搅拌站,他仅用十分钟就让问题迎刃而解,保证了工程质量。
     千禧年的九月,他又被调入浙江舟山桃夭门大桥担任电工主管。利用业余时间,他开始学习设备的维修管理,很快就成了工地上的多面手。虽然担任着电气主管,但在各种特种设备的维修时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攻克了大型特种设备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成了工地上不可或缺的人,在舟山工作的五年中,他仅回家三次。由于突出的工作成绩,在2006年他被评为“第六届武汉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二航局2006年度“优秀外来务工青年”。
     2005年,他转战到贵州,在跨度“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贵州坝陵河大桥,专门负责现场各种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运行管理工作。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对各种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查,并记录在案,把故障排除在萌芽状态。他利用自己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托索流程及滑轮组进行了详细规划,使高空长吊索的安装效率由一天一根提高到一天四根,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在项目部组织的劳动竞赛中多次获奖,2009年被评为二航局海星奖“优秀外聘员工”。
     坝陵河大桥完工后,他又转入了新一座世界级桥梁,跨度世界第六、主跨818米的斜拉桥——九江新长江大桥。刚进入新工地,主墩正在进行桩基施工,他对主墩砼浇筑工艺进行了总结优化,将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了统一调整,配合相关部门编制出了钻孔桩标准施工流程,使桩基砼的浇筑时间由四天缩短为两天。
经过了四个世界级桥梁的锻炼,经历了十几年工作的磨练,勤学肯干的马文兵在大型桥梁建设中已由一个普通的农民工逐步成长为对现场具有全面掌控能力的管理人才。他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不仅是分公司职工学习的榜样,也为广大的农民工树起一面新的旗帜。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