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酷暑,笔者乘车行走在柘林湖上江西永武高速公路南山一桥的钢栈桥上,抬眼望去,一边是清澈碧绿的柘林湖面上星罗棋布的葱翠岛屿,一边是繁花绿树掩映的满目青山,偶然几羽白鹭在湛蓝的天空盘桓后停落在无名小岛上的树冠上,很快找寻不见。车轮碾过整洁的钢栈桥桥面接缝时有节奏的轻响和着施工机械的低鸣,形成一曲和谐动人的律动。中交二航局的建设者正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呵护浇筑着江西省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旅游高速公路沿线的秀丽景观。
江西省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旅游高速公路东起福银高速公路昌九段,西连大广高速公路武吉段,全线位于庐山西海国家风景名胜区北岸,是沟通福银高速公路,庐山西海风景区,大广高速公路的一条地方加密高等级公路。全线有近60公里绕庐山西海国家风景名胜区---柘林湖,是一条依山傍水修建的高速公路,沿线生态植被好、风景美,是江西省第一条以旅游高速公路命名的项目。自2009年10月初开工以来,承建此段工程的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项目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尽全力保护柘林湖的生态环境。
以理念为先导,以制度作保障
理念是一种系统性的考虑,面临水质清澈、资源丰富的庐山西海,身处优美舒心、和谐怡人的周边山林,我们没有理由去破坏她、污染她。为了确保不因施工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破坏生态景观,建设安全、环保、文明规范化施工工程,进场伊始,项目部就成立了安全、环保、文明规范化施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符合项目实际的安全、文明、规范化施工管理制度和办法,并结合招标文件附件《安全、环保、文明规范化施工细则》编制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让安全、文明、环保规范化施工理念落实到日常施工组织实际。同时,为了使这些理念和制度切实落实到建设施工中,项目部组织管理人员对《安全、环保、文明规范化施工细则》进行了集中深入的学习,并且将安全、环保、文明规范施工的理念融入对现场施工人员日常技术交底中去。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立标识牌、明确安全、环保、文明规范化施工制度等多形式的宣教活动,让每一个施工作业人员耳濡目染,提高每个参建人员环境保护意识。
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
作为江西省第一条以旅游高速命名的项目,永武高速定位于建设生态旅游典型示范工程,生态环保要求高。在建设中,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项目部的建设者没有现成的条条框框可以照搬,只有在尊重原生态自然风光的基础上,在生态环保施工上下功夫,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多动脑筋,少动自然”,认真贯彻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的理念,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路基填方清表土在方便后期利用的场地集中堆放,在路基形成后将清表土用于中央分隔带和填方边坡上,做到路基边坡施工一个、成型一个、验收一个、绿化一个,实现“带绿施工”,防止水土流失。A7合同段范围内的南山一桥、二桥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是永武项目建设的控制性、制约性工程之一,作为直接在水中施工的工程,如何避免对水体造成污染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为了尽量避免对水体造成的污染,建设者们广泛征集意见,就施工技术选择和施工组织方案进行充分论证,大胆创新,依靠二航局国内领先的桥梁施工技术为支撑,在水体深、覆盖浅、岩石硬,桩基难以立足生根的柘林湖上架设钢栈桥,利用无浆钻机钻孔的方案进行桩基施工,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对施工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
遵循生态和谐,突出环保水保
在工程建设中,项目部时刻把遵循生态和谐放在重要位置,在桥梁的设计施工中结合水环境和桥面、路面废水收集系统,重点做好桥头锥形坡的施工,充分实现实用与美观的统一,力争在秀美的自然景观之中,和谐融入别致的人造元素。柘林湖作为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地和南昌市的未来备用水源地,水质达到一级标准,所以本项目对环保水保的要求特别高。在项目施工建设中,项目部突出抓好环保、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注意对建设中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保持柘林湖一泓清水。在临时设施建设上,修建封闭式厕所、垃圾池,设立专门的生活污水排放沟渠和沉淀池,定时定点清理厕所和销毁垃圾,做到无害化处理;对在机械修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专门配备油桶集中回收,统一处理;在各搅拌站设置排污沉淀池,杜绝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沉渣乱排放,污染水体。在水中桥梁施工中,统筹考虑桥面污水与桥头锥形坡绿化,设置了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在桥头锥形坡设置梯田式生物池,实现绿化景观与污水处理的完美结合。
工程开工一年多来,永武高速A7标的建设者结合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当地生态环境,努力做到三个不见(不见一片黄土、不见一片露岩、不见一片圬工),三个不阻断(不阻断动物活动,不阻断植被生态,不阻断原有水系流向),力争达到“融山水之妙、建水墨长廊、感天人和谐”的目标,把永武高速建设成生态环保工程的典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永武高速将被他们绘成一条与绿水相伴、与青山相融的绿色飘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