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湖北第一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发布时间:2010-09-28阅读次数:
一跨飞江再创二航局建桥辉煌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出席通车典礼
鄂东大桥夜景(王敏峰摄)
周海涛宣读交通运输部贺词周海涛宣读交通运输部贺词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湖北省委政法委书记吴永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世茂、副省长段轮 一、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志慧等领导启动大桥通车按钮
鄂东大桥B标项目经理施志勇上台领奖(左六)
各界群众冒雨参加大桥开工典礼活动
通车典礼上,交通战线的同志们表演团体操
鄂东大桥花车通过主席台
    9月28日,倍受瞩目的 “中国内陆第一跨径混合梁斜拉桥”湖北鄂东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典礼隆重举行,大桥通车后,将肩挑5条高速公路,为推动武汉城市圈发展飞速融入东部走廊,促进沿江地区特别是鄂东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届时黄石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将由此升起。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湖北省委政法委书记吴永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世茂、副省长段轮一、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志慧等领导出席通车典礼,并授予鄂东公路大桥B标项目部为工程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施志勇、艾佑元“先进个人”称号。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是国家“十一五”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为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总投资近30亿元,是湖北省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中,首个引入民营资本,实行多元化投资管理模式的建设项目。大桥线路总长15.14公里,其中主桥长6.3公里,主跨926米,位居混合梁斜拉桥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主跨1018米的香港昂船洲大桥。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有着众多的世界级桥梁建设的技术难点、科技创新项目和攻关内容,拥有设计阶段的16项专题研究,工程实施中四项世界级科技创新,建桥史上十大关键技术难点,被誉为我国建桥史上科技含量最高,技术难点最多,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特大型桥梁之一。
鄂东大桥的成功建设为同类型桥梁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说,钢混结合段施工和边跨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在其他桥梁建设中具有可借鉴意义。知名桥梁设计大师李守善说,鄂东桥对斜拉桥向更大跨度发展提供了示范,值得进一步推广;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院长詹建辉说,鄂东大桥为大型钢混结构桥梁向主跨1200米至1500米的超大跨度进军提供了可能,为在桥位狭小处大江大河和山区深壑建设大跨径桥梁提供了范本。据项目总工程师卢勇介绍,九江长江公路大桥在钢混结合段和索塔钢锚箱设计中就借鉴了鄂东桥的设计理念。
2006年11月20日,鄂东大桥开工建设,我公司承建南主桥、南引桥、南滩桥,合同造价5.08亿元。我公司建设者依托前沿的施工技术和深厚的管理功底,攻克了国内罕见的超厚超硬安山岩桩基施工技术;刷新了国内特大型桥梁主塔承台施工“单位方量时间最短”纪录;创造了钢混结构桥梁建设的全新篇章;解决了超高钢混组合索塔施工与控制技术难题;实现了主塔施工倾斜度误差小于1/6000的高精度;探索性地开展了特大型桥梁全寿命研究与应用。项目多项技术成果获得业界认可,安山岩的桩基施工方法获得中国土木工程协会科技成果二等奖,“主塔桩基钻孔桩施工QC小组”获得2008年中国施工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主塔外观质量控制QC小组”获得2009年湖北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钢锚箱质量控制QC小组”获得2010年中国施工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二等奖。
自大桥开工建设以来,鄂东大桥建设者披荆斩棘、自我加压、自主创新,构建民心工程、爱心工程、信心工程和人心工程,形成以“精品文化”与“和谐文化”为代表的“鄂东文化”。 项目部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交通建设十佳项目部”、湖北省“工人先锋号”、湖北省“青年文明号”、全国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胜单位”;项目经理施志勇荣获“湖北省十佳项目经理”、“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项目经理”等称号。
在鄂东大桥下游1000米处的黄石大桥,是交通系统工程单位首次在长江主航道上建桥,也是二航局承建的首个桥梁施工项目。经过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二航局已由“闯入者”发展为“领跑者”,相隔1000米的黄石大桥与鄂东长江大桥已成二航局二十年来桥梁建设中坚持开拓进取、探索创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缩影,两座大桥见证了二航局的成长历程,彰显了企业桥梁品牌实力。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