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披荆斩棘南山路  庐山西海起彩弧

发布时间:2010-12-28阅读次数:
2010年12月12日上午9:18分,随着最后一榀40米T梁的精准落定,江西永武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全线最长的深水桥------南山一桥胜利贯通,永武高速公路建设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春节前实现主体工程完工创造了条件。回顾一年多来的艰辛历程,让人情不自禁的唏嘘感叹。
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处
2009年的8月,酷暑中的武宁格外炎热,但比天气更热的是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江西永武高速A7标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刘勇带领下的一班人的热情。自接到中标通知书后,项目部立即组织精干力量进行前期筹备,因为对当地施工环境了解甚少,难免走了一些弯路。一行人在官莲乡安排好住处后,就风风火火的去找施工所在区域了解情况,谁知几个人接连转悠了几天,到处是荒草密林,硬是没有找到施工的桥址,只能等基线复测、修筑便道,通过近一周的时间才基本确定了关键工程南山一桥的大致位置,看到满山的林木和难得走人的荒林间小径,让人很自然的想到“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处”。
尽管施工环境比想象中要差很多,但大家本身也都有了面对恶劣环境的心理准备,确定了施工所在位置,接下来自然是尽快联系落实相关设备材料进场,组织项目驻地建设。经过项目多方努力,终于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施工现场的清表工作,前后花费了一百多万元修整了20公里的便道,为项目正常施工创造了基本的条件。
遇难勇开拓,技精固心恒
南山一桥施工所在区域为不与外界交通的水库内湖,大型施工船舶无法调进,施工所在水域最大水深近30米,且岩石硬、覆盖层浅,原投标施工方案很难满足施工质量、进度要求,为了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在紧张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经过反复考证,果断决定对施工方案进行变更,争取业主、公司资金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创造性的在浅覆盖层、复杂地质条件下搭设钢栈桥施工平台辅助施工。为项目在全线深水大桥中实现第一个开钻创造了有力条件。
在钢栈桥搭设过程中,地质条件是首先必须面对的拦路虎。因为缺少此类条件下搭设钢栈桥的先例,创新本身就担负着很大的施工风险,项目部参建人员秉承二航局“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紧紧依托二航局国内建桥“梦之队”的先进技术管理实力,科学组织,严密施工,结合项目实际,编制了详细的施工方案与工艺流程,从钢管桩的施打、贝雷片的安装到施工平台的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均实现标准化作业,全过程管控,保证了钢栈桥的顺利施工。
2010年9月16日第一根钢管桩插打,到2010年5月1日最后一块桥面板精确铺装,常规仅需要3个月、实际花了8个月,艰难的完成860米长的弧形钢栈桥和19个施工平台的搭设工作,为南山一桥主桥的施工提供了坚实便捷的作业平台,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增强的项目部技术施工人员的信心。
钢栈桥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得到了分公司、业主、监理的大力支持,但前后投入4000多万元,给整个项目部带来的资金压力空前巨大。
水深岩多变,基正柱擎天
南山一桥全长969米,是全线最长的深水桥,位于江西省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南山库湾区,桥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墩台采用桩基础。桩基采用钻孔桩施工,直径2米和2.2米的嵌岩桩桩基共计100根。从2#~20#墩位于水中,最深水深近30米,最长桩长45m。
针对施工所在区域水体深、覆盖浅、岩石硬,桥梁桩基施工难以立足生根的实际,项目部研究采用了搭设钢栈桥串连水上作业平台,下钢护筒施工,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并使施工方便易行。既有效克服了施工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又为在紧迫的工期内优质完成施工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虽项目部多方努力,再三协调,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现场直到2010年2月初才有基本的施工用电线路接到施工现场,直到4月底才真正可以正常使用,为了保证相关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展,项目部较合同约定多负担了近半年时间的自发电成本,而这半年时间恰恰属用电量最大的桩基施工的关键时期,经项目测算,仅南山一桥钢栈桥、钢平台搭设及桩基施工自发电一项,造成项目施工成本增加2500多万元。
桩基施工既是大桥主体工程施工的首道工序,也是桥梁施工中风险大、工艺复杂、难度较大的节点性工序,每一根桩灌注的成功与否都关系到整个大桥施工的工期要求,在南山一桥的施工中,项目部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下于2009年10月21日在全线深水大桥中第一个开钻,并在10月31日凌晨完成全线第一根深水桩的浇注。通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在2010年10月2日完成了最后一个桩的混凝土灌注,顺利完成了全部100根钻孔桩的施工。
在桩基施工中,由于地层分界线倾斜、导致桩基一边硬,一边软,产生塌孔、斜孔、卡钻等困难,经过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反复研究试验,采用回填片石,小冲程冲孔等科学施工方法,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确保了桩施工安全、环保、优质、高效的完成,得到业主、监理等单位的充分肯定,为大桥的后续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洪涝频来袭,妙对保工期
桩基施工各项难题的不断攻克,为南山一桥下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眼见着一排排的墩柱在水中竖起,人人都觉得该开始舒口气了,偏偏天公不作美,入夏以来,连续的暴雨与高温天气交替,给施工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自2010年6月20日以来受赣西北持续大范围强降雨的影响,九江市多个县发生洪涝灾害,南山一桥施工所在区域柘林湖湖水急剧上涨,超过往年同期水位。不断上涨的湖水湮没了桥头筑岛形成的施工场地,湮没了钢护筒,直接影响到接桩、系梁施工作业的开展。南山一桥桩基、系梁施工一度停滞。由于水位上涨,造成水中墩系梁全部处于水中,南山一桥有28道水中系梁无法用正常施工工艺施工,为了不影响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项目部立即组织精干技术力量研究对策,经过大家集思广益、精心比对,最后采用小套箱以及水下混凝土浇筑工艺,使得这一难题得以妥善解决,虽然因此造成施工成本的大幅提高,但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并实现了桥梁下构内实外美、质量优良、线形美、安全环保生产零事故的施工目标。经过近8个月的紧张施工,在2010年11月2日,全线三座深水大桥中第一个完成下构施工,为上构T梁架设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保证了T梁预制施工的必要空间。 
地狭精雕琢,细画显功底
南山一桥桥梁上构设计采用24×4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砼T梁,共需预制240榀T梁,桥身整体为半径750米的圆弧形,每榀T梁预制长度、边梁悬臂值等都有差异,模板调改频繁,施工难度大。
为保证首榀T梁的顺利浇注完工,项目部选派施工经验丰富、技术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骨干,抽调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队伍承担本T梁预制施工任务,为顺利完成全部240榀T梁预制施工奠定了基础。在T梁预制施工的过程中,项目部全体参建员工克服材料运输困难、施工场地狭小、雨季雨水频繁、预制场上边坡容易坍塌等不利因素影响,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同时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保证措施,多次组织专题会议,优化组织施工,改进施工方案,针对关键工序反复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技术负责人靠前指挥,形成了一套从钢筋绑扎、模板调装、原材料选用、砼和易性等各项指标检测,以及混凝土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所有T梁成品尺寸与设计吻合,质量、外观等各方面品质优良,得到业主、监理单位的好评。 
2010年3月26日开始第一榀T梁浇注,到11月27日晚最后一榀T梁浇注完成,历时247天,安全、优质的完成了240榀T梁的预制工作,为T梁安装、桥面系铺装等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了条件。
百炼筋骨满,西海彩弧起
南山一桥桥梁上构设计采用24 跨240榀4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身圆弧形,弯度大,坡度明显,T梁的运输、架设难度极大。为了确保T梁架设施工工作正常推进,项目部挑选精干力量,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加大安全、质量的监控管理力度,确保了T梁架设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5月17日开始架设,至最后一榀T梁精确落定,没有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赢得了业主、监理等相关单位的充分肯定。
今天南山一桥胜利贯通,大家脸上灿烂的笑容掩饰不住那一张张漆黑的脸,那都是二航人为了今天的成功留下的印记。我们经历了披荆斩棘的历程,用自己的双手把这道美丽的彩弧从无到有的在庐山西海升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抓好桥面系的施工,把这条彩色的弧线描绘得更加美丽。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