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都高速公路8标摆鲁坡大桥和笋子坡隧道出口

路 基
3月31日,由二航局五分公司参建的厦蓉高速榕江至格龙公路、贵阳至都匀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全线封闭通车试运行。
据了解,这两条线路均为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组成部分。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共有三个项目组成,分别为国家高速公路“7918网”的厦蓉高速水口至榕江格龙公路(简称水格高速)、榕江格龙至都匀公路(简称格都高速)和贵州省高速公路“678网”的贵阳至都匀高速公路(简称贵都高速)。
三个项目的批复工期均为4年,于2008年5月20日开工,原计划提前于2010年底通车试运行。但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工程艰巨,加上2010年下半年贵州省内的柴油供应紧张、雪凝灾害天气造成无法施工等原因,项目未能按此计划实现预期通车目标。经贵州省政府批准,同意项目分段通车,全线通车时间为2011年4月底。
二航局五分公司分别承建厦蓉高速格都段BT4标、BT23标和贵都高速公路第8合同段。
厦蓉高速公路格都段,接厦蓉高速公路水口至格龙段终点,经三都、丹寨、止于都匀市小围寨贵阳至新寨高等级公路旁,接厦蓉高速公路都匀至贵阳段起点。总长约98公里,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6米。
格都高速公路共分23个施工标段,二航局五分公司承建厦蓉高速BT4标和厦蓉高速BT23标。
虽然同为格都段工程项目,但两个工程各具特色。贵州榕江格龙至都匀公路BT4合同段工程,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合同价4.32亿元,工期24个月。工程施工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标段内原施工方案难度大,安全隐患多,被业主称之为:要在悬崖峭壁中修建一座刚构桥。施工任务异常艰巨,为了解决工程难题项目部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在聘请业主、设计到现场踏勘以及搜集大量改线可行性资料后,成功实现BT4标改线,创造了在建高速公路改线先例。工程改线后对于缩短工期、降低安全隐患、节约成本都有重要的意义。
榕江格龙至都匀公路BT23合同段工程,合同价1.81亿元,工期24个月。路线全长2.617公里。项目部“茨坪脚”大桥、“火石坡”大桥是项目部的示范工程,由于工程施工地点处于市区附近,因此项目部按照市政工程要求,实行“标准化”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多次受好评,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省原省长林树森三次视察工程建设情况,贵州省省长赵克志、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也均到过该项目视察工程建设情况,并给予好评。
贵都高速是贵州省第一条以BOT方式修建的高速公路。由中交集团下设的路桥建设、投资公司、一公局组成联合体,以BOT+EPC模式建设。二航局五分公司承建第八合同段。该段内桥隧工程所占比重占整个标段长度的53%,所有桥构均处于深山峡谷,其中施工重点为笋子坡隧道和摆鲁坡大桥。
笋子坡隧道是该标段重点控制工程。 该隧道是贵都线路上围岩等级最差、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大部分隧道围岩级别为Ⅴ级,施工时易坍塌及掉块,隧道出口段地形十分陡峭,且为山坡崩塌堆积体,人为活动后极易诱发山体滑坡。为此项目部制订了多套安全施工方案,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2010年4月1日,隧道实现双幅贯通。
摆鲁坡大桥最大桥面高度达109米,最大墩高达96米,为预应力砼连续刚构加预应力箱梁结构型式。2010年9月7日大桥提前合龙,标志主体工程完工,中交股份投资公司党委书记苏佩璋代表业主为项目部颁发了50万元奖励。
厦蓉高速贵州段全长289.7公里,该段高速公路的通车也使得贵州高速公路总时程达到1478公里。
放眼厦蓉高速,一条满载着智慧、汗水和希冀的公路将贵阳与水口相连,述说了二航人的又一战果。三个工程的建设通车,再一次彰显了二航局五分公司在工程施工中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施工中遇到困难砥砺奋进,不折不挠,只争朝夕,忘我奋战的优秀品质。三个工程累计合同额11.96亿元,取得了生产经营的重大突破。依托三个工程的成功运作为五分公司培养、输送了一批在贵州成长起来的技术、管理人员,对于继续开拓贵州市场,巩固二航局在贵州省的品牌地位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