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位于长沙市银盆岭大桥、三汊矶大桥居中位置,东接盛世路,西接长望路,线路全长3575米,其中跨越湘江部分为1435米,由13个桥墩、112根桩组成水中桩基础。自2010年10月13日第一根桩开钻到2011年4月19日最后一根桩终孔,仅用了186天的时间全部完成施工任务,平均1.6天完成一根桩,可谓湘江速度,初战小捷。
攻坚克难
2010年8月10日,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施工合同正式签订,履约的第一天,业主长沙“城投”有令:福元路湘江大桥务必在8月25日破土动工。时间就是命令,一贯恪守承诺的二航人,从不怠慢“上帝”的旨意,即刻组建福元路湘江大桥项目部,先期抵达长沙的项目经理施志勇、书记于海把临时指挥所设在农家大院2楼,大桥建设一切指令从这里发出。安徽、哈尔滨、湖北、江西的项目管理人员衔命出征疾奔长沙,大中型设备分水陆两路直驱长沙,3000吨施工材料紧急调运长沙,八月酷暑,九月阴雨绵绵,项目部全体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抢建大临,搭设栈桥,加工套箱…湘江之战拉开了序幕。
湘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也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湘江碧水,万年积涌,据勘探桥位地层主要由河流冲积和残积粉质粘土组成,对基槽开挖时的坡壁稳定存在一定的影响。浅覆盖层、深埋嵌岩基础施工成了福元路湘江大桥施工的第一个难点,针对浅覆盖或无覆盖层特点,项目部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制订了采用单壁钢套箱下沉的施工方案和清水钻孔施工工艺,配置11台型号为EJCF冲反钻机,进行施工作业。这件反循环清水桩施工,既环保又低碳,成了湘江大桥施工中的一个亮点。
由于桥位处覆盖层较薄,承台埋置较深,设计承台底部位于中风化板岩顶面,封底混凝土需进入中风化板岩。钢套箱下放成了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项目部精心组织,下放前对承台河床进行覆盖层开挖及岩层的水下爆破,下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又采取多点控制,防止钢套箱入水后因水流速而扭转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钢套箱下沉一次成功。湘江大桥有钢套箱13个,个个都有一个故事,唯有20#-1钢套箱故事深刻,它给施工带来很多难题。如:套箱内壁螺栓结合部不严实,焊缝处漏水…影响了正常施工,对此,项目部领导坐阵现场指挥,采用“强排水”法,24小时轮流作业。套箱内一旦无水时,立即抢割护筒→冲刷清洗→组织桩检→快凿桩头→绑扎钢筋→承台浇筑,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彰显二航人不畏困难,挑战极限,连续作战,从不言败的倔强性格。
搏击风雪
入冬的湘江之滨,天寒地冻,寒气逼人,但这无法阻挡二航人的施工热情。去年12月中旬,福元路湘江大桥项目部接连迎来两场大范围的降雨降温,寒风刺骨,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项目部员工毫无退缩,坚守在施工一线。钢筋绑扎的加紧绑扎,有的在紧张的焊接钢筋笼,钻孔桩机不分昼夜开钻,大型设备轰鸣作业,呈现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月19日,40年一遇的暴风雪袭击湖南,鹅毛大雪满天飞舞,能见度不足20m,此时,项目部正在进行PM21-2墩钢套箱封底,开弓哪有回头箭。上午10时,雪越下越大施工道路和钢栈桥上积满了雪,泵车和人行都有不便,项目部紧急采取撒盐铺草垫防滑措施。团支部号召20名青年团员组成“扫雪”突击队,前面在扫雪,输送混凝土车辆随后缓缓行驶着,此时,唯有站在料斗旁的作业人员一步也不能离开岗位,他们虽身着大棉衣,仍冻得浑身颤抖,御风雪的办法只能在原地不停的“跑步”。中午时刻,后勤送来了饭菜,人们草草填下肚子又继续工作,混凝土供应商和泵车司机们见状无比感叹地说“像今天的天气我们原本不想干了,见到你们如此忘我的拼搏,我们深受感动,你们二航人真是好样的。我们和你们一起干”!400多方封底混凝土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风雪搏击,终于圆满浇筑成功!
冬战“桃花水”
2010年12月12—15日,湖南境内连降暴雨四天,湘江水位由原来的23.5m狂升到28.9m。“湘江冬季发生桃花水我们也很少见”,当地百姓如此说。初来乍到的二航人,第一次领略了冬季桃花水的猛威。大水淹没了正在施工中的主墩19#钢套箱,为保护国家财产,项目部迅速组织突击队员,从水中抢回了两台钻机安全转移到驳船上,为防不测,项目部又对刚搭设的钢栈桥进行拉网式检查,以确保栈桥安全。12月15日,大雨虽然停了,但由于湘江下游长沙枢纽工程施工,特别是拦河大堤的兴建,提高了湘江水位,连续8天,高水位顶位不退,水上作业人员望水而叹。此时,项目领导果敢地调整了施工布局,一方面改水上作业为陆上施工,另一方面,大胆利用高水位。抢运27#墩钢套箱下沉,因平时水位不够,260T浮吊难以抵达27#墩附近,只有待航道疏通后才能施工,此时,正逢高水位良机,项目部立即调动260T大型浮吊将27#钢套箱安全下放到位。仅此一项,不仅抢回工期,还为工程减少至少一万立方米泥沙的临时航道疏梭量,节约资金近30万元,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关成元幽默的笑道:“这还得感谢老天爷啊”!
立足“抢”字
工期紧压力大这是不争的事实,自去年进场至今,项目部一切工作都立足一个“抢”字。抢工期,与时间赛跑,抢水位,抓枯水期施工,抢抓机遇大干60天打好第一个劳动竞赛…为抢工期,腊月二十七,项目部紧急从湖北调集70余人的一个“整编连”,赶赴长沙,投入施工,为抢工期,项目部采取“两岸夹击、水陆并进”平行推进的方法推进施工,在资源配置上项目部不惜重金,投入大中型设备54台(辆),仅水上浮吊就有100T、120T和260T三台,为的就是加紧钢套箱制作、下沉和钢栈桥搭设。
为抢工期,“元旦”“春节”两节不放假,大年初一下午,工地照常施工。那天,在完成21#-8钻孔桩砼浇筑,紧接着21#-12桩、21#-16桩又开始混凝土浇筑。大年初五,更加繁忙,为确保主墩20#钢套箱封底成功,项目部早早做好准备,加固平台,安放料斗,船舶抛锚定位,工作一一到位,其中最为亮点的是湛波,这位湖北籍的农民工领班人,为了抢工期,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小孩接到工地上过年,在船上他的妻子给他送上热水,鼓励他好好干活,湛波面对长沙电视台镜头,无比激动地说:“为了早日建成湘江大桥,我和我的兄弟们将全力拼搏在大桥上。”去冬今春,湘江水位以每天40cm水位急速下降,大型船舶很难进入指定的施工点,水中施工遇到了“拦路虎”,施工速度受阻,为抢抓枯水期施工,项目部积极组织大型挖泥设备进行航道疏通,从而加快了水下爆破作业速度,由原来每天7排28孔增加到每天爆破11排44孔,搭设钢栈桥的速度也保持每天一跨,最快时刻创下了一天24米得施工记录。项目部共搭设钢栈桥1500多米,除20#主墩处预留通航道外,其它水中主墩几乎连为一体。唯有20#墩成了“孤岛”。抢水位,不抢20#墩一切等于“0”,因它是制约整个工程能否正常施工的关键点。由于它的特殊位置,施工设备、材料不能直接送到现场,一切靠船舶两次倒运。困难不言而喻。为抢工期,项目部组建了创先争优“先锋岗”,项目副经理肖伯强、卜星玮为先锋岗负责人,他们带领14位勇士,分成两个班次,不分昼夜地坚守在“孤岛”上,肖伯强时时激励大家,汛期将要来临,我们的工作要立足一个“抢”字,慢一点就会晚一天。4月20日,20#主墩承台混凝土浇筑,一料斗一料斗的混凝土通过船舶运至现场,1200多方混凝土连续浇筑了40多个小时,他们付出了比常规多一倍的辛劳。当最后一罐料 送入钢套箱,结束了浇筑任务,凯回的一线员工们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我想美美睡上一觉!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来。长沙福元路湘江大桥建设者们,披星戴月,送走酷暑,迎来寒冬,他们克服了湘江枯水期内超低水位和异乎寻常的高水位带来的种种困难,战风雪,斗严寒,抢水位,抓工期,推进施工生产,取得了前期的傲人成绩。
他们,我们可敬的二航人,将继续发扬勇猛善战的作风,精心建设福元路湘江大桥,让这颗璀璨的明珠,深嵌在湘江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