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一天晚上,遵毕十四标会议室里,进行着专业技术考试。12名考生——工程技术人员表情略带紧张,面前是刚刚发下的试卷。考生对面,几位监考人——项目部领导端坐着,表情严肃。7点半,主考人项目总工谢太涛宣布考试开始,大家于是拿起笔,认认真真的思考,书写,计算……
这是遵毕十四标众多专业技术考试的其中的一次。遵毕十四标的“考试”,起源于“每周两小时学习”活动。“两小时学习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活动领导小组”——项目部成立了“每周两小时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就发现,有些人学习不够认真,学习活动的效果难以保证,于是就考虑到了“考试”,于是“考试”就成了两小时学习活动的“配套措施”。同时遵毕十四标的“考试”,也是抓工程质量“衍生物”的。项目部领导认为:提高工程质量,需要个人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需要不断地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考试”,就是“逼迫”、促使和激励大家学习的一种好方法。“考试”,也因此固定下来,坚持下来,每季度进行一次。
每次“考试”,由项目总工根据相关理论书籍,结合施工实际编制试题,项目部部分领导监考,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对成绩较好的给予奖励。
有了“考试”,有了不断的“考试”,就有了学习技术的压力,大家都把学习专业技术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一工区一位技术员这次考试成绩名列前茅。他说:以前,我们业余时间时常在网上玩游戏,“偷菜”,项目部开展的学习的“每周两小时学习”活动也不是很重视。有了“考试”之后,都抓紧时间看专业书籍,在网上查技术资料,专业技术成了大家最多的话题和“谈资”。每次“考试”前些天,我们更是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学习上。
“考试”衍生的“荣誉感”也促使大家重视学习。前次考试成绩垫底的一位员工,成绩单公布出来后,“羞愧难言”,从此以后努力学习,这次考试,就获得了较好成绩。
“考试”,使遵毕十四标的“每周两小时活动”扎实有效;考试,迫使大家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学习,大家的专业技术素质不断加强,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从而带动了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在2010年业主进行的秋季和年终的综合检查评比中,遵毕十四标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工程质量项都获得高分,受到业主总监办的好评。这其中,有着“考试”的一大功劳。
加强员工学习和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手段
——有感于遵毕十四标的“考试”
宽敞的会议室里,围坐着十几个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凝眉沉思,或埋头疾书;几位领导正襟危坐——这是遵毕高速十四标正在进行的“考试”——专业技术考试。像这样的考试,遵毕十四标已经形成制度,每季度一次。
遵毕十四标“考试”,是促使、“逼迫”和激励大家学习专业技术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最终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员工技术素质的竞争。近几年,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对全球200家发展最快的企业进行追踪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决定企业较快发展的因素的是员工的素质,企业员工素质是企业的第一竞争力。这里的“员工素质”,是指员工的“综合素质”。但是很显然,技术素质是其中的关键。而员工技术素质,必须不断的提高,技术素质的不断提高,则有赖于不断的学习。所以,我们现在喋喋不休地提出要建立学习型企业,要成为学习型员工;所以我们现在反反复复地提倡要终身学习;所以我们现在大力开展诸如“每周两小时学习”的学习活动。
学习,既是如此重要,但是,我们却看到,一些员工,或者说一些项目部,学习的氛围不是很浓厚,一些人往往把大把大把的业余时间用来上网打游戏、“偷菜”,有的“每周两小时学习”活动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或者差不多流于应付,对学习效果也重视不够,等等,与学习型员工、学习型项目部相距较远。与之鲜明对比的是,遵毕十四标的学习则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何以如此?他们的所谓“诀窍”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考试”。我们看到,遵毕十四标的“考试”,让大家从深陷的网络游戏中拔腿而出,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技术的学习;那些学习较差的员工,在考试的“威吓”下,努力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每周两小时学习活动”,也开展得扎实有效,显示出“学习型员工”和“学习型项目”的大气候。
学习,当然要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要提倡学习的自觉性;学习,当然需要开展一些“活动”,当然可以选择某种形式。但是,遵毕十四标的经验告诉我们,切莫忘记了“考试”。“考试”,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逼学”措施,是一种简单易行且效果非凡的“促学”方法。“考试”,能够最有效地激励、促使和“迫使”大家学习;“考试”,能够最有效地提高大家学习的自觉性;考试,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大家学习的潜力;“考试”,是保证学习效果的关键手段,也是检验学习效果好办法。一个企业,一个项目,要想建成“学习型”,要想保证学习的效果,要想通过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从而提高企业和项目的竞争力,“考试”,就是不可缺或的。
所以说,遵毕十四标的“考试”值得效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