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长沙天高云淡,十月的星城气象万千。10月19日,长沙福元路湘江大桥迎来一批特殊的贵宾——二航的奠基开拓者、局离退休老干部一行。
当天下午,在项目经理施志勇的陪同下,老干部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湘江大桥施工现场,由项目部宣讲员陈方详细介绍了湘江大桥的概况。年过八旬,满头银丝的原局党委书记王振远,手执他心爱的小DV,饶有兴趣地记录着湘江大桥的一个个亮点;八十四岁高龄的原局纪委书记张华刚,是观摩团中的长者,他虽手柱拐杖,但步履稳健,驻足在高80米宽61米的特大龙门吊前,一睹“现代版”二航的施工风采,频频点头赞叹;迈着矫健步伐,走在观摩团前面的是原局副局长周伯勇,他询问了施经理湘江大桥工程的进展情况及钢拱梁步履式平移顶推施工工艺,又聚精会神地远眺江中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笔者有幸采访了周局长,请他谈谈观后感,周局长直言:“整洁文明的施工现场,有创意的‘安全告知卡’,规范的项目管理和落落大方的项目宣讲员,这一切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参观结束后,老干部们意犹未尽,又在会议室里观看了湘江大桥施工三维模拟动画,全面了解了大桥的建设过程。观后,大家思绪万千,原局工会主席张鸿才谈到现场管理,又回忆起当年创业时的艰辛,并为今天二航员工享有如此优越的施工条件和住宿环境而高兴。
在谈到二航发展上,原局纪委书记王世杰和局总会何正平都深有体会地说:“没有立足长江、面向沿海、兼顾国外的经营方略,没有黄石大桥的初建,没有设备的积累和经营战略转型,也就没有今天的二航。”周局长补充道:“我们给二航留下了‘软实力’——那就是二航的理念和精神。”
在谈到如何建好一个项目时,周局长用精辟的六句话概括为:坚强的班子、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精良的设备、信赖的队伍、融洽的关系。短短三十字道出了项目取胜的根本。
临别时,原局工会主席、局职工书法摄影协会会长蒋国寿欣然为大桥建设挥笔题词:“建湘江大桥,展二航风采”,折射出前辈们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湘江大桥的二航建设者们也将牢记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努力建设好湘江大桥,为二航的持续快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