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对于五分公司东湖高新开发区项目的员工来讲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更是检验项目实现第二个节点的日子,为了这一天,他们熬过了太多的不眠之夜。
就在22天前,东湖高新的二航人完成了2800米高新大道、1400米未来一路、890米科技二路组成的“U”字型道路互联、通车的第一个节点目标。对此,武汉光谷建设常务副经理黄正新说:如果完成9.10目标创造了未来科技城道路建设的奇迹,那么完成9.30目标则创造了奇迹中的奇迹。实现9.30目标难度可想而知。
9.30目标指是项目关键路段2.6公里(科技二路1.36公里和未来二路至科技二路1.23公里)的路段通车,约合产值3.1亿元,在市政公路里短期内完成这样的目标,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面对这样一种情况,项目部采用最原始的苦干、巧干、拼命干“七字口诀”给予了回答,最终数字目标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数字工程量。
奋战100天
未来科技城是二航局实施开发区战略采用BT模式(投融资—建设—移交)建设的市政公路。这个工程既承载了公司对投资市场的预期期盼同时又兼备开拓开发区市场的深远意义。在当前企业资金日益紧张情况下,公司能先期投资10个亿建设这项工程,其战略意义可见一斑。这是一个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工程。
2011年年底公司与开发区建立合作意向,组织人员跑步进场,但此后由于征地拆迁及资金等问题,直到2012年6月中下旬,正式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条件才日趋成熟,项目部随即掀起全面大干, 9.30目标也接踵而来。
此时,距离9.30目标仅有3个月的时间,目标内很多地段还是丘陵起伏、原始地貌,项目部备感压力。
为了实现目标,不辱进军开发区使命,项目部掀起了一场“确保实现9.30目标,大干一百天”主题的劳动竞赛。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到了一场开发区攻坚战,在这场战役中二航人用团队的智慧、领导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的工作作风和员工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展现着二航人永不止步、永不言弃、永不服输的精神。
在未来一路施工中要打通了阻隔豹澥与左岭的长岭山,施工作业面仅有三台挖机的空间,有限的作业面制约了工程进度,为此有员工建议集中力量贯穿一条通道,之后增加设备,采用六台挖掘机两面同时作业的方法,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大大提高了工效,仅用十多天时间就移走了10万立方的土石方,相当于移走了一个高达10米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山体,演绎了现代版 “愚公移山”。
为了使各标段施工齐头并进,项目部集思广议,广泛推广新工艺,传统水稳层铺设需要3层水稳分层铺设,同时每层摊铺后还要经过7天养护期,施工周期长,项目部采用新型工艺,采用两层连铺,大大缩短了水稳层施工工期。与此同时,施工中提高作业精度,在摊平、碾压中全程测量监控实现了路基整形近乎一步到位,减少了二次作业的时间。高新大道路缘石较为特别,为此,项目部还专门组织熟练的施工班组提前入厂进行安装培训,实现方案先行,持证上岗,保证了与现场施工衔接。
光谷投资建设公司安质部领导检查工地时看到现场飞快的进展和过硬的技术,指出二航局水稳层施工和路缘石安装值得其他单位学习和借鉴。
捍卫工程生命线
作为BT项目,东湖高新采用一年建设,三年回购,质量控制好坏将直接影响交付、投资收益。一定意义上讲,企业肩负起了投资人和建设者的双重身份,项目部对质量的自我约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控制工程质量就是捍卫工程生命线。
按照业主“优先扶植、选用当地队伍,发展当地经济,解决当地就业”的思路,项目部选用了大量当地施工队,但这也带来了种种弊端。由于这些队伍对市政公路施工作业经验有限,因此施工初期,作业往往不符合操作规程,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
一次项目部经理助理刘海军在现场发现作业沟槽回填厚度超高、要求凿除,自认为懂些施工标准的作业人员当场表示不服,当刘海军拿出技术手册时,作业人员发现,刘海军说的丝毫不差。对规范手册数据如数家珍得益于项目部初期每晚组织的规范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很多技术人员对规范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东湖高新项目每条线路都有像刘海军这样的“工地规范词典”。这些技术人员熟悉标准后自觉的指导施工生产和队伍施工,有力提升了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
未来二路有一段1.26公里路段是9.30目标的关键路段,是业内人士认为不可能完成的路段,工期异常紧张。一次在验收雨水井时,二经部经理邵宏军发现预留管道有少许偏位,由于操作中有共性问题,邵经理立即将这个雨水井作为反面教材组织人员参观,然后拆除重建。参观学习和拆除重建耗费了近1天的时间,但事后标段内雨水井施工再也没有出现问题,业主、监理几次到现场都亲身感受到邵经理对工程质量的严格控制,有这样的“质量控”在现场,业主和监理说:“我们很放心”。
污水管道的铺设是工程建设中重要一环,虽然是隐蔽工程,但项目部在选用材料和施工中却投入了更多的心思,“越是隐蔽工程越要做好,因为隐蔽工程一旦出了问题,返工和维护付出的代价会更高”。一分部负责人曾成锋这样解释。为了保证管道质量,项目部在材料选用上优中选优,经过仔细比对,项目部选用的管道价格要比普通管道价格高出近三分之一,优质的材料使得工程闭水试验一次性通过率大大优于其他标段。减少返工为项目赢得了更多施工时间。
抒写开发区速度
市政公路施工工序复杂,尤其是遇到管道铺设,工序异常繁琐,在一段不到1公里的路段内,仅管道铺设就有2000米,其中深达7米左右的沟槽开挖有900米长,挖方达3万方。从深达7米的深坑挖出这些土石方要经过三次倒运,采用的是蚂蚁搬家的方式,而一台挖机10个小时不间断作业也仅能挖掘不到2000方,即使24小时不间断作业这段管道铺设的挖方也要六天的时间,进度是东湖高新项目的关键性问题。
为了破解进度难题,项目部采用了定点定人的战略,项目部下设总部和三个分部,总部负责统一调度、统筹协调,每个分部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每名技术人员也都有自己的责任区域。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员早出晚归“泡”在工地上,三经部经理邹建龙手术后未做休息就赶回现场、项目部经理龚德林带病坚守在工地指挥。通过优化工艺、科学制定工、料、机的衔接和人员白+黑、5+2加班加点的备战,完成3.1亿元既定生产目标,刷新了五公司市政公路施工纪录。
公路施工最惧怕的是雨天,为不影响进度,项目部还总结出晴天填方,雨天弃方、挖沟槽、安装管道的工作经验,晴天抢着干,雨天照样干,对于东湖高新的员工来讲,每一天都是宝贵的。
通过项目部员工不懈努力,在完成9.30节点目标后,项目部对兑现业主承诺充满信心,作业装备向东湖高新未来城大道既定线路不断延伸,隆隆的机器声吹奏着东湖高新区前进的号角也诉说着建设者高昂的士气更表达着建设者向全线通车最终目标冲刺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