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西南第一板”顺利落户成贵铁路

发布时间:2016-11-07阅读次数:

2016年11月3日,我国西南地区首块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完成自密实混凝土浇筑,顺利落户二航局成贵铁路4标。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出现之前,我国高铁项目运用的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均有国外基因,没有自主知识产权。2009年,铁道部在成都至都江堰城际客运专线开展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板式无砟轨道成套技术工程实验与设计创新工作,并取得了成功,被正式定型为CRTSⅢ型轨道板。2015年10月18日,我国西南地区首块CRTSⅢ型先张法无砟轨道板,诞生在成贵铁路乐山制板场,被誉为先张法“西南第一板”。作为我国首套完全知识产权无砟轨道技术,它的实践与应用,对今后中国高铁走出国门,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7月,成贵铁路4标在成贵铁路全线率先进入无砟轨道施工。“此前,二航局没有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大面积施工经验。为了让‘西南第一板’顺利落户成贵铁路,我们选取了堰坝水库特大桥至苦柏杨隧道出口段为成贵线无砟轨道首件试验段。通过试验段施工,完善工艺工法与工序组织。”项目总工孙晓强介绍。
施工初期,为了尽快让全体员工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项目部积极组织教育培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骨干小组赴武汉城际铁路、京沈客专实地观摩学习,并邀请铁科院对我部无砟轨道施工全程进行咨询工作,结合项目“每周两小时”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得全体工程技术人员与关键岗位上的员工对无砟轨道施工技术有了深入了解与掌握。
但攻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主要由60kg/m钢轨、WJ-8B扣件、承轨台、轨道板、自密实混凝土充填层、隔离层、底座等组成,轨道板铺设精度误差控制极为严格。”项目无砟轨道施工负责人杨东坤介绍。为了控制轨道板铺设精度,项目加强了对现场技术员及精测队的交底与管理,同时联合铁科院专家,引进国内最新的CRTSIII型板布板及精调系统,将轨道板铺设精度误差控制在2毫米以内。
在业内以往施工中,无砟轨道底座板收面坡率控制往往依赖于工人熟练度,控制效果及收面质量不甚理想,工时消耗大。项目无砟轨道技术负责人朱珍大胆创新,自主设计“轨道式收面工装”,有效控制了收面坡率及底座板质量,同时人工投入减少了近一半。
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采用自密实混凝土作为充填层。自密实混凝土无需附加振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即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充填模板。与节省人工、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相对的,是技术含量及浇筑要求的提高。“自密实混凝土对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的精度,要求十分高。同时,在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灌注完毕,必须在2个小时内完成。”项目试验室主任张晓杰介绍。通过近一个月大大小小近百次的试验,项目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并于 8月19日通过了业主单位、设计院、监理单位及咨询单位的联合验收。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近三个月的孕育,11月3日23:30分,二航人成功将“西南第一板”带出闺房,安家成贵铁路,实现了“西南第一板”从生产到实际应用的一大步。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