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推出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系列报道和《焦点访谈》栏目播出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专题节目中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中交二航局肯尼亚内马项目部施工现场和中肯员工的身影,报道聚焦中交二航局在助力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建设、提升非洲自身造血能力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并通过对肯尼亚内马项目部中方员工孙义红与肯方员工多米尼克师徒情的报道,突出展现了二航铁军在工程建设中培育非洲年轻人知识与技术,为非洲实现自主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高度责任感。
9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共命运 同心促发展》的主旨讲话。习主席深刻指出,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不仅“授人以鱼”、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对非援助,更要“授人以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和技术交流,中非要携起手来,共同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自2015年年底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以来,中国高度重视非洲发展能力建设,两年多来已向非洲国家提供了15万人次的专业培训,向非洲学生提供了三万个奖学金名额。随着中非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对非人才培训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中国师傅带出的非洲徒弟正在成为各自领域的优秀人才,他们传承了中国“授人以渔”的精神,把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授给非洲年轻人,让他们也搭上经济全球化的快车,不仅帮助非洲早日实现自主发展,最终也将推动中非进一步合作,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在中肯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年多来,中交二航局参建的内马铁路一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已经进入到线上施工阶段。而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实现的社会效益则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授人以渔”的传统美德。截至目前,内马铁路建设过程中累积雇佣当地员工7.2万人,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熟练工人和5000多名铁路技术人才,并通过合作办学,让超过2000名当地学生通过了铁路运营相关专业培训,他们将成为当地未来铁路运营维护的中坚力量。
因为上了央视而在当地成为“网红”的当地员工多米尼克,2015年2月就职于二航局承建的蒙内四标测量室,内马铁路项目开始筹备后,他又成为内马五标第一批进场的肯方员工,才26岁的他就已经是在肯尼亚标轨铁路项目工作超过3年半的老员工。多米尼克从刚入职时无法独立完成现场工作的青涩大学生,到现在成为熟练掌握测量精密仪器,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优秀测量员,他的快速成长离不开中国师傅孙义红对他长期耐心的培训与指导。孙义红在接受采访时语重心长的说,即使项目结束中国人回国了,也希望能把中国的技术留在当地,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朴实的语言表达的却是深刻的道理,这种“授人以渔”的精神在项目建设的点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中交二航局肯尼亚内马项目部是内马铁路一期全线第一个建立肯方员工技工培训学校的标段,项目部采取与外部培训学校合作的模式,由培训机构提供师资力量和培训教材,根据施工现场生产需要,开设木工班、钢筋班和泥工班等课程,课堂教学注重中国文化宣讲、安全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等方面,旨在提高学员企业文化认同和专业技能理论知识。项目部计划在项目运行期间一共举办八期培训班,总体培训人数突破500人,充分实现技术转移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即使肯方雇员离开了项目谋求其他工作,也能凭借学到的扎实技术在竞争当中谋得一席之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在实现技术转移的同时,项目部也高度重视将中国企业的发展理念和中国员工的职业精神传导到肯方员工当中,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履职尽责、珍惜岗位。项目部是内马铁路一期全线第一个开展肯方雇员中国文化及财务管理培训的标段。项目部联合内马总经理部和肯尼亚相关专业培训公司,加强对肯方雇员的职业精神培养,向当地雇员们讲述中国的人文地理、民风民俗、饮食文化和餐饮礼仪等,让大家直观的了解了中国的发展现状。同时,重点诠释职业道德、时间概念、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和工作态度等中化民族与生俱来的优良品质,引导肯方员工要以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来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富强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内马铁路一期项目的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也许项目部的肯方雇员们需要面临新的职业选择,但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留给他们的技术和经验却是弥足珍贵的,中国企业“授人以渔”的精神也必将对肯尼亚年轻一代的成长,对肯尼亚的自主发展能力的提升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