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福厦高铁迎来两大工程节点

发布时间:2020-11-30阅读次数:

 

11月28日晚,在福厦铁路泉州湾跨海大桥施工现场,77号主墩4根1号索采用4台千斤顶设备进行同步张拉,同时76号主墩4对斜拉索顺利完成挂设,大桥全面进入斜拉索施工阶段。


 

泉州湾跨海大桥为空间双索面体系,扇形布置,全桥共有72对斜拉索,采用抗拉标准强度1770MPa环氧涂层平行钢丝拉索,张拉端设置在塔内,其中最短索长57米、重2.6吨,最长索长219.1米、重24.6吨。


 

斜拉索施工工序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索导管定位及转换装置锚固点定位要求精度高,为确保高质量完成斜拉索施工,项目团队精心编制主塔斜拉索安装施工技术方案,张拉前对斜拉索张拉工装进行抗拉试验,张拉过程中监控人员对斜拉索索力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斜拉索索力在监控指令误差范围内,保证了首次斜拉索施工顺利完成。

 

 

泉州湾跨海大桥为福厦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大桥全长20.287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这也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预计于2022年底建成通车。

 

 

11月30日,随着爆破班工人最后一爆成功,历时7个月,福厦高铁鹰高山隧道顺利贯通。


 

鹰高山隧道位于泉州市惠安县百崎镇,为双线隧道,全长380米,设计时速350公里,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设计,轨道结构高度51.5厘米。隧道隧址区属于剥蚀丘陵区,为浅埋偏压隧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大,且该隧道为标段内架梁通道,受年初疫情影响,工期十分紧张。


 

为克服施工困难,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始终遵循“短进尺、严注浆、管前超、强支护”原则,做到超前规划,提前统筹,项目总工翁方文表示:“我们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积极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先后配备了自行式液压行走栈桥、无轨式行走液压衬砌台车等新型工装设备,采用拱顶带模压浆、衬砌防脱空装置、360°智能旋转定位监控系统、3D激光扫描自动成像技术等‘四新’技术,在不断保障安全质量的前提下,精心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并积极与设计对接,针对围岩特性,及时进行设计变更,优化进尺及工法,提高了施工工效,确保了隧道顺利贯通。”

 

 

鹰高山隧道的贯通打通了项目全线架梁通道,为2022年项目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届时福厦两地将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对促进福建快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发挥沿海高速客运通道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加快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周成穗 姚毅 占雨欣)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