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要闻

桥见航五·现场 | 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北锚碇地连墙施工全部完成

发布时间:2023-05-24阅读次数:

4月4日,由中交二航局负责施工的双柳长江大桥北锚碇地连墙施工全部完成,标志着项目进入锚碇基坑开挖施工阶段。


双柳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是规划中武汉新港高速(新洲至华容)跨越长江的过江通道,是打造武汉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核心架构之一,其中跨江主桥为主跨1430米、宽50.5米的钢箱梁悬索桥,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中交二航局负责北岸(新洲侧)跨江主桥施工。北岸锚碇地连墙总长为262.32米,共计58幅,其中一期槽段和二期槽段各29幅,先进行64米深度的成槽施工,后经过钢筋笼安装、混凝土浇筑成墙,最终连接成外径为85米、厚1.5米的圆形整体。

北岸锚碇施工区域为冲积湖平原地貌,松软易透水地质覆盖层深厚,按照施工设计,地连墙深度需达到61米才可满足防水与受力需求,成槽过程中塌孔及糊轮风险较高。为此,项目团队多次进行专题研讨,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利用智能超声成槽检测仪及接触式槽壁检测仪对槽深、槽宽、垂直度等数据进行检测,严格把控护壁泥浆性能的关键指标,有效减少了塌孔、糊轮等问题。为了确保地连墙成槽进度,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在具备施工条件的一期槽段采用了“抓铣结合”的施工工艺,在密度较低的上部土层使用液压抓斗快速破壁,在较深地层使用铣槽机强化成槽效果,大幅提高了施工质效。同时,项目还在原有基础上新增2台铣槽机,使成槽过程不“卡壳”,为地连墙施工顺利完成提供了充分保障。

“为了加快建设步伐,项目团队一直在努力探索,甚至春节期间都在坚守,最终保证了地连墙施工节点的实现。”锚碇工区负责人表示。项目部还优化了地连墙钢筋笼制作工艺,使宽6.746米、长63.45米、总重达167.9吨的一期槽段单幅地连墙钢筋笼,制作时间从平均4.5天缩短至3天,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增加人员、设备投入,将作业面从钢筋加工场到现场加工“横向”展开,地连墙成槽、钢筋笼制作、钢筋笼下放、地连墙浇筑工序循环同步进行,使施工时间、施工空间利用率最大化;研发锚碇地连墙虚拟建造系统,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时反映现场施工情况,实现了“可视、可测、可控”的目标。

项目负责人表示,追求高品质才能建造经典工程,二航局以高品质桥梁产品塑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桥品牌”,项目部将坚持“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定位,持续推进建造智能化、应用信息化,以锚碇地连墙的顺利完成为新起点,奋力拼搏,戒骄戒躁,高质量完成双柳长江大桥工程建设。(许豹 甘雨)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