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阳市襄江大道鱼梁洲隧道项目接连传来喜讯,项目先后荣获2023年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奖、湖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湖北省建筑业绿色建造暨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施企协第三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一等奖、中施企协首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楚天杯是湖北省建筑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在此之前,项目已先后取得了襄阳市建筑工程结构优质工程奖、湖北省建筑结构优质工程奖、襄阳市建筑工程优质工程奖,为楚天杯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申报过程中,项目部高质量完成了各项申报材料以及现场复查迎检工作,获得了复查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在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事业发展中心组织推广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应用成果技术评价中,襄江大道鱼梁洲隧道项目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的9大项29子项,开展自主技术攻关创新12项,得到了评审专家组“工程总体新技术应用数量多、应用面广,新技术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创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度评价,成功获评“湖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在湖北省建筑业协会组织的湖北省建筑业绿色建造暨绿色施工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中,项目获得“优良”评价。项目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目标及方案,不断优化并持续改进绿色施工技术管理要求。项目在废弃材料再利用方面进行绿色技术创新,通过基槽开挖废弃卵石替代沉管基床砾石材料技术、废弃粉质砂生产止水墙塑性混凝土技术等5项创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断推进绿色施工管理迈上新台阶,打造了本项目特有的绿色施工亮点。
在中施企协组织召开的2023年第三届工程建造微创新技术大赛上,项目“沉管隧道无焊接装配式端封门”技术获得一等奖,该技术采用分片装配式钢结构代替传统混凝土和焊接钢封门,采用橡胶止水代替钢板焊接止水,并配套研发了安装台车,降低了现场安装难度,实现了端封门的循环利用。同时,在中施企协举办的首届工程建设企业数字化、工业化、绿色低碳施工工法大赛上,项目申报的4项工法全部获奖,其中基于柔性水袋的沉管隧道压载水系统施工工法、移动工厂法整体式沉管全断面预制施工工法被评为一等工法,浮式整平船自动锚泊定位施工工法、沉管预制装配式端封门施工工法评为二等工法。
项目自主研发的“水下基床整平方法”“ 高效高精度水下基床清淤方法”2项技术成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水下基床整平方法”是在岸堤沉管对接端狭窄水域整平船无法作业条件下,通过水下安装整平导轨,配合潜水员水下人工整平的方法,解决了整平船无法靠近岸堤沉管对接端作业的问题,优化了水下整平的工装设备,提高了水下卵石基床人工整平的精度。“高效高精度水下基床清淤方法”依托自主研发制造浮式清淤平台,通过定位系统和系泊绞车实现清淤平台的精准定位,通过带有标尺的轨道实现对清淤点位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确控制,实现了水下基床高精度、高效率清淤。目前襄江大道鱼梁洲隧道项目已获国家专利授权29项,其中10项为发明专利。(胡涛 王金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