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国际桥梁大会(IBC)奖项相关评审工作完成,4座中国桥上榜,中交二航局斩获3席,分别是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获得乔治•理查德森奖,沙溪大桥获得尤金•菲戈奖,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获得西奥多•库珀奖(铁路桥奖)。其中,中交二航局首次荣获国际桥梁大会铁路桥奖项。截至目前,中交二航局已有13个项目获得国际桥梁大会奖项。
国际桥梁大会(IBC)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具有颇高声誉的国际桥梁学术会议,在世界桥梁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大会奖项设立于1988年,是桥梁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
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大桥全长20.3公里,海上桥梁长8.96公里,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同时也是世界首座设计、运营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速铁路桥。大桥于2017年9月开工建设,2023年9月建成通车。
泉州湾跨海大桥跨越泉州湾,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敏感。项目团队结合大桥实际情况,创造性实现了多项施工技术创新。大桥主桥主跨400米,是目前国内跨度最大的全联长800米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铁路斜拉桥,项目研发“斜拉桥主桥钢-混结合梁线形精细化施工控制技术和全天候无应力主动合龙技术”,解决了合龙口人工观测实施困难和温差变化影响的难题,合龙精度达到毫米级;深水区引桥总长4.2公里、采用20联3×70米无支座整体式刚构桥,为国内首次采用的新型桥梁结构,为此项目团队国内首创“多联无支座整体式连续刚构桥交接墩全悬臂浇筑以及高效高精度合龙控制技术”,成功解决并快速实现20联无支座连续刚构桥挂篮全悬臂浇筑施工,确保了引桥的合龙精度和成桥线形;针对海上强风环境,首创“跨海多联大跨径铁路桥梁CPIII快速组网方法和强风环境下无砟轨道连续精调技术”,实现7级以下阵风及6级以下持续季风情况下的无砟轨道精调作业,无砟轨道轨顶标高误差小于2毫米,保障了无砟轨道的施工精度和轨道的平顺性。
福厦高铁是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是继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后我国建成投用的又一智能高铁,标志着中国高铁开始向深海领域发展,并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智慧型交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是中国高铁技术继续领跑世界的又一闪亮名片。(王岩 罗长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