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扎根在基层项目部的“常青树”,一名有着十多年工龄的基层共产党员,既为现场安全工作洒下过汗水,也像一个“保姆”为项目部驻地和产业工人生活区安全操碎了心,他就是京杭运河二通道项目2021年二季度新当选的“安全观察员”——吴翔。
吴翔是项目部综合办主任,项目部综合办的许多大事小情都需要他深入“自磨刀”,工作任务繁重。即便如此,他依然严格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把项目部驻地和产业工人生活区的安全以及全体人员职业健康等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
“灭火器的检查和使用、食堂用火安全、食物安全、用电安全、人身安全、外来威胁安全等。”说到岗位安全职责,吴翔如数家珍。
做好人员进退场登记是综合办的一项重要安全职责,如何做好管控,实现工人实名制管理,吴翔真的是花了一番心思。
有道是规范管理、制度先行,他牵头制定了产业工人生活区《十项管理规定》,明确了生活区的水、电、消防等管理要求,并张贴在每个产业工人床头上。为加强人员实名制管理,除了日常人员进场实名登记外,他还专门设计了人员识别卡,卡片上标注每个人的身份证、照片以及所在班组名称,和《十项管理规定》一起张贴在床头,项目部对人员检查时通过“卡和人”两者比对就可以确定人员进场是否进行报备,这样一来极大方便了项目部对产业工人实名制的管控。
产业工人生活区的安全管控,最重要的一点是用电和消防的管理。项目刚开始时,为了杜绝产业工人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他经常去宿舍检查,发现一个没收一个、处罚一个,但他发现这样还是不能消除私拉乱接的现象,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他便找来项目部安全部长一起商量对策。
他们给每个宿舍床头配置安全变压器,供手机充电,私接现象消失了;他们又在生活区统一配备了热水器,热得快失业了。“安全管理,有时候只堵不行,还要学会疏啊。”吴翔又总结出了自己管理上的一项心得。
安全生产,不仅要人人有责,还要人人履责、人人尽责,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双零目标。就是本着这样得态度,吴翔不懈努力,立足本职岗位,为项目的安全运转贡献了属于自己得一份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在项目部三月份月度安全例会上,吴翔被任命为二季度安全观察员,用他的用心、专心和责任心继续为项目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夏前来、刘锦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