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29日,为期2天的第八届技术交流会暨总工培训会在公司总部顺利召开,各项目总工、技术骨干共73人参加会议,公司总经理严小卫、党委书记周永忠、总工叶跃平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的丰富,对施工一线技术管理人才的专业综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公司总工的需求量增大,近两年公司有的技术人员工作时间不长便走上了领导岗位,由于工作经验少,有些年轻的总工对公司的管理制度了解不透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专项方案的编写不合乎工程实际情况,编写方案、施组甚至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技术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鉴于此类情况,借此技术交流会暨总工培训会,旨在强化技术干部的管理水平及专业能力,对公司近两年的新技术、新工艺进行交流、解答、分析及总结,并通过施工技术案例分析,工法、专利和科技立项素材的编写技巧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细则详解等知识,丰富大家的认知面。为推广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运行,29日上午由知识产权部对与会人员及公司相关部门产权管理人员,进行了一次《公司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讲解和宣贯。
在开幕式上,总经理严小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集团、二航局以及公司在秉承设计、产业调整方面的变化,着眼未来,“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即守住传统、发展“投资、海外”两增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严总向与会人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立足本岗,练好基本功,要勤勉尽责;二是拓展新视野、当好参谋长,有意识的学习如何在增量中谋发展;三是真诚待人、做好传帮带,摒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旧思想。
此次技术交流会的《论文集》约有70篇论文,其内容增加了公司专利技术和工法范文的专栏。9篇具有代表性的施工技术论文进行了交流,经评审组认真评选,何源的《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大直径盾构管片错台分析及应对措施》获一等奖;伍星的《多溶洞地质下码头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杨桂根的《高掺低胶混凝土在长沙综合枢纽船闸工程中的应用》获二等奖;汪小川的《中化泉州30万吨级原油码头嵌岩桩施工总结》、陈广庆的《浅谈液压振动锤沉桩施工技术》、张立志的《扬州廖家沟大桥主桥(拱桥)现浇支架方案研究》获三等奖;张志学、李思秀、黄磊、张郁、高海成等6位同志论文获得优秀奖。
党委书记周永忠首先向12位论文获得名次的同志表示祝贺,并且评价此次会议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共享,也是一次系统的学习、提高认识的过程,通过经验总结,很好的拓宽了与会人员的视野。同时,周书记还希望与会人员能够注重提高“五种能力”:一是学习能力,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同事学习、向现场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市场学习;二是关注细节的能力要提高,例如施工人员的图纸、方案要谨慎、不能错;三是要有技术创新的能力,及时引进和嫁接新思想、新工艺;四是带好团队的能力,要带好年轻干部,从源头培养施工素质;五是“讲故事”的能力,让更多的工程案例具象的展现在广大技术干部的眼前。
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 29日下午公司组织各项目总工到“宁高新通道”项目观摩学习,从预制场到水上钢平台进行参观考察,大家纷纷表示在相互的学习和交流中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黄磊 钱琳运)
获奖论文颁奖现场
在钢模板前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