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上6时,沿海海港项目第二根试验桩静载试验顺利完成。这次试验的成功来之不易,意义重大,为桩基设计提供了充足的说服力。
EPC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最大不同点之一在于要边设计边施工,而EPC项目的设计工作往往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如果每项工作要等到完全的设计通过再开始着手,往往可能要等到数月之后,这对进度来说将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和阻碍项目的推进。越南沿海海港项目在初步设计完成后,立刻着手推进引桥区域第一根试验桩静载试验,借此得到了部分区域真实的荷载数据后,以最快的速度开启了引桥的桩基施工。近日,码头区域的桩基同样在初步设计完成后着手进行了本项目的第二次静载试验,以第一手资料辅助证明了设计的准确性,从而为设计的尽早批复铺平了道路,也为下一步开启码头区域桩基施工奠定了基础。
一般情况,一次静载实验将导致打桩延误最少20天,这对沿海海港项目桩基施工要挑战和追赶季风季节来说,两次20天是至关重要的施工工期。关键时刻,项目部果断决策和设计院一道凭着对设计计算的信心,采取使用非工程桩进行静载试验的方式,承担了直接材料和人工成本约10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利用设计文件报批空档期,先后完成码头施工中要求的两次静载试验,既为设计尽早得到第一手资料,也避免了正常开工之后专门停下来做静载试验而耽误可贵的时间。
第二次码头区域的静载试验,作为码头桩基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码头的桩长设计尤为重要。也许好事多磨,早早搭建好平台,但因和咨工设计理念和思路的差异,静载试验迟迟得不到实施,而在项目部及设计院同咨工业主不断沟通协调下,获得许可可以进行试验的时候,由于受到台风 “苏力”的间接影响,天气突变,海上风高浪大并伴有阵雨和短时暴雨,施工困难,而且这样的不利天气将持续数天。沿海海港施工区域在越南南部,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每年10月至第二年3月都是季风气候,海上风浪较大,施工条件非常恶劣。项目部也只有抢抓4到9月份非季风季节快速推进施工,可是在非季风季节仍然会遇到这样大的风浪,施工的困难和进度的压力可想而知。季风之前的日子,都是黄金时间,这是项目部上下都已经共知的。
因此项目部码头分部人员,即使在恶劣天气也坚守在桩船上,一旦天气稍微转好,立马行动,能做多少准备工作就做多少,天气一旦转坏,立马撤退,确保安全。时间十分紧迫,静载每延迟一天,桩基施工的时间就耽误一天。为抢在季风前完成桩基施工,项目部在充分做好各项准备的情况下,趁天气稍微好转,积极主动和业主咨工进行了充分沟通,并果断于17日上午开始加载启动第二次静载试验。静载过程中狂风阵雨不时侵袭,现场的技术员更是整晚都在这样不平静的海上坚守,累了就睡在试验平台上铺的简易木板上,在顶风冒雨经过33小时连续奋战之后,静载试验终于顺利完成,可喜并欣慰的是试验结果完全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按照设计要求,加载最大荷载成功达到850吨,各项参数均正常,在做到规范要求的850吨后,又加载到900吨,消除了业主咨工对桩基承载力设计的顾虑,进一步推动了码头上构的设计进度。
第二次静载试验顺利完成,为接下来的码头区域桩长确定提供了有力依据,为后续的码头桩基施工做好了铺垫。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大风浪的天气中摸索着施工,为今后面对同类恶劣的天气积累了施工经验,磨炼了大家的意志,并进一步增强了业主及咨工对我们设计的信心。(马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