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下午三点,随着最后一个单片钢套箱被缓缓吊离开水面,东常项目部主三号墩左幅承台钢套箱成功拆除。这也标志着双壁钢套箱单幅周转使用的工艺得到了成功的应用,预示着沅水大桥下部结构施工最后的瓶颈被突破,下部结构施工再无悬念。此钢套箱按照计划将于半个月后被周转沉放到主三号墩右幅承台部位。 沅水大桥共8个水中墩,其中5个墩身采用单幅钢套箱围堰的施工工艺。正常情况下双壁钢套箱是不考虑周转使用的,因为拆除的难度比较大,费用也比较高,甚至经常出现花了很大力气去拆除,结果拆下一堆废铁的情况。 为节约成本,寻求技术突破,使得单幅双臂钢套箱围堰能够顺利周转重复利用,东常项目部去年开工伊始,就把无底装配式全拆卸钢套箱的方案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抓,不断优化方案,特地成立科技开发专项小组,专门攻关组合式可拆卸钢围堰在深水承台中的应用技术,从钢套箱的制作,拼装,下沉,到最后的拆除项目部都经过详细地论证讨论,严格把控,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项目部加工主墩钢套箱三套共计600吨,跨堤引桥墩钢套箱1套80吨。根据工期要求,主墩套箱周转一次,堤引段墩钢套箱周转三次,比全幅钢套箱不周转施工工艺节省钢材690余吨,约420万元。目前,沅水大桥跨堤引桥473#墩左幅钢套箱围堰已于11月22日成功周转至472#墩左幅承台。 主三号墩左幅钢套箱, 2010年10月4日成功下放,经过封底,承台墩身施工, 12月4号具备割除条件之后,项目部及时组织潜水班组对该套箱实施了水下切割拼装缝的工作。由于已经充分考虑到拆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项目部在钢套箱加工、拼装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把常规施工中很大数量的螺杆连接方式改为易于割除的焊接方式,整个钢套箱仅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了各个连接点的拆除。此外,浇筑承台混凝土时,项目部也采用了薄膜和泡沫将混凝土和套箱的粘接力降低到最小,亦为钢套箱能够按计划顺利周转打下坚实基础。 东常项目部将在以后的三个月中,拆除钢套箱4次,下沉钢套箱5次。有了主三号墩钢套箱围堰施工的经验,后续的下沉及拆除工作将会更加有章可循更加顺利。(东常项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