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洋口港项目是设备处历年来工作密集强度最高的一个项目。从2008年的3月份开始,到2009年的1月中旬,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总计完成混凝土方量186577.5方,建起了一座码头引桥,人工岛的大部分挡浪墙,以及中石油的三个储罐桩基础。但我们现场长期工作人员不足30人,机械设备有:HZS75搅拌站3台,搅拌车17辆,泵车3辆,起重机械6辆,平板车3辆,砼输送泵3台。
一、优化方案,做好配合
在项目抢工期间,针对项目部节点要求,设备处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为努力实现目标,经常加班加点工作。设备处工作人员白天蹲现场,从人员配置,岗位安排到设备维修、故障排除及物料供给,研究制定详实作业方案;晚上挑灯夜战,寻求如何节约施工成本,跟班作业,思索最佳方案。大家和船员、操作人员一道吃住在现场,共同作战。有时候半夜三更登上砼搅拌船,查看砂石料储备情况,明天是否影响浇筑砼;发电机坏了,要及时上岸采购配件,确保施工生产需要;设备易损件提前做好计划,制定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奖惩制度。面对短期内急用的设备,设备处及时做好进出场计划和机械总量控制,及时上报设备计划,组织机械到位,并深入了解各机械技术状态,撤换性能较差机械,积极做好设备调配工作,出色的配合完成了南通人工岛项目部的施工生产需要,受到项目部领导的好评。
二、制定制度,责任到人
2008年二季度入夏后,紧接着就到了梅雨季节,多雨的天气一方面给主体工程施工带来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给参与作业的设备操作带来困难,部分人员产生畏难情绪,如何增强职工积极性,结合项目部施工生产进度的要求,现场负责人立即果断地组织建立机械设备责任制,明确规定了每个职工在工作中的任务、责任和权力,通过建立责任制,把工作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人头上,使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特别是各项责任制与职工经济利益挂钩,责、权、利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在确定任务和责任时,尽可能做到具体化、数量化、便于考核,这一举措的实施使得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自然条件差的工作环境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全力配合,保证施工需求
在人员方面,使用两台班的机制,一台班工作十二小时,有时候吃饭都没有时间,只能由专门人员进行运送。搅拌站一天的平均出混凝土量为1200方左右,基本确保量为1000方,最高峰的时候为1795方。你无法想象在一个月内达到生产砼方量4万多方,操作人员在下班以后,几乎是倒床就睡,劳动强度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在抢工期的时候,如果设备出故障了,后备保障人员就必须在累了一天后还要起来抢修。现场负责的总站长马世超就有过连续两天两夜不睡觉的情况。各方面工作人员要随时待命,深夜起床是极为普遍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他们不是为了加班费而加班,而是为了完成整个项目的节点目标,为了企业的信誉,为了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在机械方面,搅拌站基本保持两台站24小时不间断运转,在发电机因工作时间太长了,需要强制性休息的时候,搅拌站才得以全面保养,平时是边生产边保养,随时对搅拌站进行检修。其他的设备相对的好一些,搅拌车由于最高峰的时候有17辆,即便是机械有故障的情况出现,还得由修理师傅及时抢修出来,以备急用。还有起重机械,混凝土泵送机械,发电机等等,全人工岛的设备处的机械都像是上了发条似的。
设备处人工岛搅拌站全体职工始终想项目部之所想,急项目部之所急,自我加压,条件不好创造条件也要上,尽一切努力完成大方量混凝土施工生产任务,让质量、进度、安全齐头并进,相互联动,为公司南通人工岛项目的顺利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林小弟、魏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