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了,码头桩帽底模滑移了”,一条群消息打破了项目部的平静。生产副经理鄂国兴在现场指挥,“先上岸,清点下人员。”
经过项目技术人员检查,支撑系统一切正常,底模滑移是由于抱箍下滑,最大位移近20cm,无人员伤亡,但是整个桩帽钢筋骨架被破坏,必须全部返工。“发生问题不可怕,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要查明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情况。这次不重视,迟早要出大问题。”项目总工邹丰说。
在二航局承建的南通港吕四作业区西港池8#-11#码头工程A标段工程码头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钢管桩沉桩完成后,采取钢抱箍上布置型钢,作为上部结构施工的临时支撑系统,内设5mm橡胶垫、两侧采用M20高强度螺栓连接,全部钢抱箍牛腿需保持水平,工字钢搁置于钢抱箍牛腿上。
项目部立刻对底模计算书进行复核,发现现场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了安装,看来问题还是出在了抱箍上。通过询问工人师傅,工人师傅略带不好意思的说:“因为安装抱箍需要趁潮施工,有时候潮水来的快,可能有个别螺丝没拧紧。“项目部安排班组长与技术员,对每次抱箍螺栓进行检查,确保每个螺栓都拧到位。
正在大家感觉问题已经解决的时候,项目总工邹丰提醒大家:“问题发生不会只有一个原因,继续排查其他影响因素,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多方搜寻查阅相关文件、走访有经验的施工人员,项目部决定测算检测抱箍承载力值并探讨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抱箍承载力试验。试验设备由钢抱箍、钢管桩、反力系统及试验仪器(千斤顶、油泵、综合测试仪、锚索计等)组成。采用千斤顶和油泵作为加载装置。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钢抱箍上部荷载较大,需要设置更多的螺栓增加预拉力,一般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在竖向上布置成两排,而非加高加大钢抱箍,这更有利于钢抱箍安装及降低钢抱箍成本;加大螺栓尺寸,能够有效提高钢抱箍的承受荷载能力。
此外,专家提醒项目部,高强螺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高强度螺栓经过一次加力后一般不能再用,建议采用材质45号钢的大直径螺栓;肋板刚度的增强和胶垫厚度的增加并不能提高抱箍的承载力,不需要更改。
根据试验结果,项目部决定从三个方面改进,一是将螺栓直径加大,二是将螺栓材质改为45号钢,三是将螺栓竖向布置从一排改为两排。
目前桩帽施工已经全部开展,现在更改抱箍设计是否有必要。项目总工邹丰的一句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桩帽是整个码头的重要结构,一个都不容许疏忽,为了保证桩帽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再多的花费也是值得的。”于是项目部立刻组织抱箍的改造,并经过压载试验,确实提高了抱箍的承载能力。
经过了5个多月的努力,桩帽施工全部完成,码头开始进行上部预制梁板安装,看着码头紧张有序的施工,“做事不能留隐患,质量要刨根问底。”项目总工邹丰说。(陈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