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林立成一线,挂篮腾飞渡险滩,水中主塔始冒尖,架桥工人笑开颜”。这是近日在运宝黄河大桥项目建设者中流传的一首小诗,真切地反映了运宝大桥火热的施工近况。
6月12日晚,运宝黄河大桥主桥Z2首节塔柱顺利浇筑,意味着大桥在伸展手臂的同时又继续长个子了,截止目前桥梁结构物高于水面49米、纵向长度累计1086米(全桥1690米)。
主桥主塔布置在桥梁中心线位置,为墩塔梁固结的钢筋混凝土双肢实心结构。塔高33米,底部渐变段11.88米,中间17.22米为实心等截面混凝土连接段,塔顶2.5米为装饰块。采用翻模法施工,共11个节段。
严把“品质工程”首件关
打造“品质工程”,这是运宝建设者共同的目标。项目部自进场以来就严格执行首件制,从桩基钢筋笼制作首件,到桩基、承台、墩身、主梁等一系列首件,再到现在的索塔首件,这已是运宝黄河大桥自开工以来施工的第23个首件工程。
“技术方案是推动工程项目的第一生产力”,项目书记兼总工陈成这样告诉我们。2016年底进入短暂的冬休后,陈成带领工程部兄弟们在会议室集中办公,对2016年度所有施工内容进行年终总结;集中编制、讨论、优化方案,未雨绸缪,为来年的施工做技术储备。自2014年进场以来,这项工作已成为一项规定动作。看着方案经过一次次的讨论、提炼、优化、成形直至指导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索塔施工前,项目部对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了严格指导培训,组织工人进行三级技术及安全交底,将首节段梁顶凿毛、钢筋安装、预埋件及模板制安、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进行详细交底,将每道工序应注意的细节及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再三叮嘱,确保索塔施工质量。
“不在首件制中抢时间”,这是所有运宝人长期以来的默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首件制程序,工程部、质检部等在施工过程中层层把关,施工一道工序验收一道,不达要求绝不放过。
将“安全标准化”进行到底
运宝黄河大桥项目全长1.69千米,桥梁结构物高35~79米,施工高峰期26个挂篮、15台塔吊、450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及管理难度大,因此安全标准化是运宝永恒不变的主题。“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提到安全标准化不得不说起项目经理尤加林。在安全的标准化管理上项目经理尤加林有他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通过树立样板工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固化了作业标准和施工工艺,实现了被动质量安全向主动质量安全的转变和升级。在挂篮施工上首次提出安全设施同步设计并同步加工,做到了有人施工有人走得到的地方即有安全通道。主桥主梁施工工人马强对技术员这样说道:“我干了这么多挂篮桥了,没有哪一座挂篮桥在拼装挂篮时就能把所有安全走道及栏杆全部做好的,都是边施工的时候边加上去的,这是第一座!二航局的工地让我感觉很安全!”
继挂篮安全走道同步设计后,索塔的模板也采用同步设计,索塔施工采用翻模,常规的翻模都是在模板上焊一些小型刚搭设木板即成了操作平台。首件制验收时,业主及监理走到现场一看,主塔模板上都是标准的蓝色走道,黄色栏杆,业主、监理及外界同仁对此高度满意。
迎风远航展雄姿
圣天湖,白天鹅的故乡,在这里一群群的白天鹅在天险水深的黄河上飞过,天鹅颈下一排排的桥墩高耸林立,天蓝色的挂篮耀眼夺目,红褐色的波腹板低调内敛,这座“五彩斑斓”的黄河大桥正拔地而起、呼之欲出!六月的晋南河东,麦浪滚滚,骄阳似火。目前主桥已施工至6#节段,副桥右幅即将全面合龙,远观运宝黄河大桥,如横亘晋豫大地的潜龙一般,述说着一段历史,更宣泄着一种精神!运宝黄河大桥的建设者们也必将顺势而为,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为六分公司巩固“黄河桥”品牌再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