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环保厅三楼会议室召开了“河南省施工扬尘工作电视电话视频会”。
会上,中交二航局郑万铁路项目作了长大线路工程扬尘治理工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省环保厅李和平厅长高度肯定了中国交建和中交二航局在长大线性工程施工现场积极开展扬尘防治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探索出的好的经验,要求全省交通、水电行业各施工单位向二航局郑万高铁项目学习,要求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国交建大型央企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做好典型引路宣传,共同保卫蓝天,建设美丽河南。
郑万高速铁路是国家和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河南省米字形铁路重要组成部分。中交二航局郑万铁路河南段项目地处郑州市,跨越经开区和航空港区,全长34.98公里,主要工程为16.79公里的航空港特大桥、7.92公里的经开2号特大桥、6.15公里的联络线特大桥和3.73公里的预留车站路基。
自2016年4月1日进场施工以来,在河南省和郑州市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沿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目前,我标段桥梁线下工程已完成95%,其中航空港区已完成所有桩基承台和墩身施工。预计2017年7月底能完成全线所有桩基、承台和路基线下工程。
2017年5月20日,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在本次会议上强调抓好环境治理要着力抓好控尘、控煤、控排、控烧四个关键环节。在河南郑州一年多的高铁建设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中,我们不断摸索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方法,力争将环境保护、扬尘治理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兼顾两者,共同推进。
为了做好施工现场扬尘防治工作,郑万项目部制定并下发了《郑万项目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并将责任落实到人,注重过程监督。郑万铁路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铁路总公司和郑万客专公司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总体目标要求,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和工作流程为主要依据,以“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形成了施工单位现场施工管理标准化,努力实现“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稳定”的管理要求。
1、对全线红线范围内的建筑垃圾、渣土进行全面排查,及时清运出场,对于暂时无法清运的渣土,以及红线范围内裸露的黄土,采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减少裸土扬尘;工地砂土不用时100%覆盖;对已施工完毕的墩身间裸露土播撒草籽或覆盖绿网;为了避免大风吹起密目网引发高铁行车事故,我们在临近营业线地段采用喷洒抑尘剂方式进行防尘。
2、拌和站、钢筋加工场、梁场场区内道路以及城市主干道两侧进场道路全部采用混凝土硬化,现场主要施工便道和工地出入口位置采用水泥级配碎石进行硬化。
3、针对郑州地区干旱少雨扬尘多的特点,现场配置了10台洒水车,24小时洒水抑尘;现场在进行土方开挖和回填作业时,加强洒水或喷淋,确保作业过程中无扬尘;在容易起尘便道设置雾炮机和自动喷淋系统,定时对道路喷洒。
4、场内所有渣土车、运料车加盖篷布,实施隔离降尘处理,减少扬尘污染;运输车辆在施工区域内行驶时,时速不得超过30km/h,避免车速过快造成扬尘。
5、对箱梁预制场、钢筋加工场、拌和站等相对集中现场实行工厂化管理,设置工地大门,四周设置围挡(墙);临近城市主干道(四港联动大道、223省道等)和居民密集区施工现场设置了固定围挡。
6、在拌和站等区域设置固定式车辆自动冲洗设备,对出入车辆进行冲洗、现场易产生扬尘地点设置扬尘可视化监测仪,发现扬尘超标及时停工、错峰施工或采取降尘措施。
为了更好地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加强扬尘防治治理工作。6月5日在世界环境日之际,项目部邀请郑州市航空港区人民法院和航空港区环境执法大队到郑万铁路项目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宣贯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保护蓝天,郑万项目将砥砺前行,不负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