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长沙理工大学百余名学子到长沙项目经理总部劳动东路3标施工现场,体验了一趟沉浸式“工地课堂”。
此次活动是学生们从课堂到工地的“首课”,搭建起高校“智慧库”与企业“练兵场”双向奔赴的桥梁,让项目实践与书本理论深度融合,项目管理与施工要点直抵课堂。
活动中,项目团队为学子们开启了一场“理论+实践”的沉浸式教学。项目技术负责人首先带领师生走进项目施工区。“劳动东路3标全长1.4公里,横跨长株高速,是湖南省重点工程,目前正进行现浇箱梁施工,已完成支架验收,上部结构施工正加速推进。”他结合工程现场,详细讲解了项目概况、施工进展及关键技术,以生动案例为书本理论注入鲜活实践注解,让抽象的工程知识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实践经验。
“书本中学习的施工理论,在实际项目中是如何具体应用的?”“项目在施工管理中如何把控关键技术要点?”“项目实践对我们理解专业知识有哪些具体帮助?”学生们的提问带着对专业深化的渴求,聚焦于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身为长沙理工大学校友的项目负责人用亲身经历作答:“课堂上学的支架承载力计算、混凝土配比标准,在工地要转化为每一根钢管的间距测量、每一方混凝土的现场抽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要点细化到夜间浇筑多久记录一次温度,钢筋绑扎误差不得超过多少,这些正是书本中过程控制和质量标准的具象化。”从施工技术要点到项目管理逻辑,工程师们用“带着水泥味的专业回答”,帮助学子们跨越理论与实践的认知鸿沟,将企业一线的经验与规范带进课堂。
这场“传承课”,既是学生们的实践启蒙,更是校企深化合作的生动注脚。项目团队的专业讲解与现场指导,让工程知识落地为可触可感的实践经验。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此次“工地课堂”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的理解,更让他们明白“工程知识的价值,在于从书本走向工地,从理论变为实践”。
劳动东路3标项目将继续通过搭建常态化校企沟通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产研融合与成果转化,助力高校培养更多“懂理论、会实践”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也为企业储备新生力量,让青春与匠心在工程一线绽放更璀璨的火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