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层楼渐亮,暑气未消。
在武汉市百步亭文卉苑旁的核酸检测点,人群排成一条曲折蜿蜒的长龙。坐在临时搭建起的帐篷里,我身后的旧电扇仍在努力转动,吹动着江城沉闷的夏夜。
时间倒回到一天前,8月3日,新冠疫情时隔数月卷土重来,对疫情有过切肤之痛的武汉决定迅速启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全面筛查核酸阳性和无症状感染者。我们二航局一公司也接到江岸区百步亭文卉苑社区求援,请求协助对社区7000余名居民进行全面核酸检测。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和央企员工,没有太多的犹豫,我主动请求加入了下沉志愿服务工作。
热气蒸人,嚣尘扑面。我穿上防护服,套上手套,戴好口罩面罩,端坐于桌后,紧盯着电脑。“您的姓名身份证报一下。”“您地址多少?”“意思就是您现在住的位置在哪?”等等,我反复询问着这些问题,每个人都需要登记姓名身份证电话和住址,看似简单轻松,但实际上最少也要和前来登记的人询问上四五句才能顺利完成。如果遇到年纪稍大些的爹爹婆婆,更是非得要前倾着身子,张大耳朵,反复大声询问上几遍才能问清。其中有个大爷执拗地认为电话中的“1”非得是“幺”才对,不然电话便打不通了,真是令人又着急又好笑。长龙如潮,我如礁石。在人潮的拍击下,不一会我便是唇焦舌燥,如吞焦炭。但人潮不停,我根本没有卸下口罩的空档来喝水解渴,只得舔舔嘴唇,咽下口水来自我安慰。
口罩戴得一久,系在耳后的带子便如同两把割肉的钝刀,在脸上划出几道红梗,勒得生疼。记得之前看到医护人员脸上深深浅浅的沟壑只是同情和感动他们的付出,可真的当自己忍受这些辛苦时,才会深刻体会到那些医护人员居于平凡躯体上的伟大灵魂。
月上树梢,夜沉星疏。随着时间的流逝,但长龙丝毫未见缩短,汗水就在护目镜中、在口罩中、在防护服中渐次涌出。这时的我突然感觉时间停滞了,眼前的景象开始变得模糊,身边的声音开始变得遥远。我挪了挪身子,伸了个懒腰,甩去头脑中的麻木感,抬头便望见依旧在等候的人群。人群中有刚刚下班面带疲惫的青年,有含饴弄孙的老夫妻,也有因为鸡毛蒜皮正在拌嘴的中年夫妇,有儿童天真的笑声,也有带着汉腔的寒暄。但不同于一年前的疫情时期,空气中唯独没有恐惧和烦躁的气息。这坚定放松的氛围背后是民众对国家对政府的强大自信,“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生动注脚莫过如此。
夜色冥冥,晚风阵阵。在历经17个小时的鏖战后,社区核酸检测人数突破了5000大关,当天的检测任务算是告一段落。我站起身揉了揉酸痛的脖颈和手腕,和同事们共同享受着片刻的轻松欢愉。这时有居民小姑娘给我们送了冷饮来,一放下说了声“辛苦了”便头也不回的跑了,连小姑娘的姓名都还没来得及问清楚。面对此景,我却是想起了《可爱的中国》里所写的一句:“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中国)是蛮可爱蛮可爱的。”百年后的今天,我越发读懂了祖国的可爱,民族的可爱,人民的可爱。
作为一名国企下沉党员,我所做的工作可能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一群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人民。无论是白衣执甲的医护人员,还是处变不惊的社区居民,都让我看到了一盏叫做理想信念的明灯闪亮在一个饱经磨难的民族之顶。在灾难面前,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哪里不可爱呢?(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