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忆首都阅兵

发布时间:2021-07-02阅读次数:

1951年8月1日,一桩喜讯在空军第三航空学院锦州基地迅速传开。上级指令:学院选派四百名学员,参加国庆节首都阅兵。

下午5时,由一辆吉普车前导,20辆吉斯150卡车跟进的车队,浩浩荡荡向北京进发。

公路两侧麦浪滚滚,散发着迷人的清香。

傍晚,金色的霞光把鳞次栉比的古建筑群渲染得五彩斑斓,大街小巷灯光璀璨,车队減速进入繁华市区,学员们目不暇接。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军帽上金色双翅簇拥的八一帽徽熠熠生辉。草绿色上衣,蓝色军裤,黑色皮鞋。一支全新的年轻队伍髙唱战歌精神抖擞出现在街头,惹得沿途父老乡亲驻足观看,向车队挥动彩旗,欢呼雀跃。

浴血重生的千年古都以崭新面貌,展开博大胸怀拥抱壮志凌云的青年学子。

先农坛红墙碧瓦,青翠茂宻的古木直插苍穹。树丛中整齐排列着几十顶军用帐篷,那就是我们的军训大本营。邻居是海军学校学员队。海军空军并肩迈开大步向正规化、现代化新征程进发。

清晨五点钟,“嗒嗒嘀……”清脆的军号声把学员们从甜梦中唤醒,跑步进入操场,整齐列队,只有5分钟,有人鞋子错脚,有人衣扣错位。年轻伢初涉军旅生涯难免有点窘态。

我们的领队是航空学院参谋长,湖南桑梓人,40多岁,原四野师级干部。几十年戎马生涯,身经百战,足智多谋,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八路”。

他胸前挂着口哨,裤兜里藏着两件“宝”——皮尺、秒表。立正、稍息、齐步走、正步走……一招一式用皮尺量,步速用秒表掐。学员们对他敬爱有加,言必信,行必果。

先农坛公园有五米多高的围墙,墙内还有八层阶梯的观众席。夏天,骄阳似火,场地中心恰似火炉锅?,几个小时后学员们的衣裤湿了干,干了湿,变成“迷彩服”。有人体力透支,晕倒在地,两边人把他搀扶到观众席上拍拍后背,喝一杯盐开水,吞几粒“仁丹”,学员清醒后马上喊:“报告,请求入列。”领队回复,“可以入列。”学员跑步入列继续操练。

晚饭后,学员们三三两两来到训练场“开小灶”。领队走进人群,手把手辅导动作要领,不厌其烦。身边带着军医,不时摸摸军医的额头,再摸摸学员额头,发现体温有差异,马上交军医“把关”。随后贴耳叮嘱,“歇歇气,多喝开水”。言轻义重,如甘泉滋润心田。

学员受阅训练仍享受在校伙食标准。鲜活的鸡、鸭、魚、牛、羊、猪肉,时令蔬菜,还有烟台苹果、天津鸭梨。学员们“知足”了,没想到领队不“知足”,常常对着剩饭、剩菜发愣。

他把事务长、炊事班长找到身边商量如何把剩饭菜打歼灭战。果断抽调有经验的炊事员到北京大酒楼去拜师学艺,酒楼经理得知是受阅部队要来,立即选派老厨师来部队面授厨艺。这一招立竿见影。主材、辅料虽是老面孔,但经师傅们重组联姻,爆、炒、蒸、煮精工细作,再送进嘴里色、香、味像施了魔法,令人叫絶,端上餐桌盘盘底朝天。还增加了水果糖和饮料。筋疲力尽的学员上了餐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老广”撕掉糖纸开心的嚼起来,说“何塞!何塞!”(好吃!好吃)河南“小老乡”更是赞不绝口:“中!中!比俺娘做的红薯干还甜着呢?”端起杯子大口喝饮料。“噗嗤……”他又全吐了出来。同学们惊问:“咋啦?”“马尿!把我呛晕了。”有人好奇拿起瓶子和水果糖细看,Tsingtao  Beer、Chocolate。桌上的人笑喷了,原来是青岛啤酒和巧克力,增强能量的佳品,训练场上损失的,餐桌上超值?回来。从此,菜盘“三光”,肚子“满载”,巧克力吃不了“兜着走”。

军训个把月,平均年龄只有十六岁的白面书生个个膘肥体壮,练成了黑不溜秋的“钢铁侠”,单兵动作和队列会操全部达标,400多人没有一个“儍蛋”,赢得满堂彩。学员们发现,我们的领队却瘦了,眼角魚尾纹增多了。军医悄悄地说:“长征时,为了避免有毒野菜误伤战士,参谋长拿自己身体当白鼠,不幸中毒,在担架上躺了几天才醒过来,他用生命保障了千万战士走出雪山草地,自己却带着12指肠溃疡南征北战。唉!牛脾气,犟!哪能不瘦哩。”榜样的力量是无声的,但确实是永恒的。这样的官带出的兵英才卓荦,视死如归,敢于挑战一切艰难险阻。

9月,飕飕西北风送来几份秋意,训练进入升级阶段。

穿上飞行服,戴上飞行帽,排成20X20方队,配上音乐进行“摸拟合练”,步行到“主席台”前50米,领队喊“向右看”,学员头部向右摆,迈开正步行进,前几排还好,后几排学员总是慢半拍。如何确保队员“步调一致”成了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第二天一大早,参谋长从街上带回一个皮鞋匠。学员们纳闷,“这是唱的哪一曲啊?”

他拿出几个备份的飞行帽,请鞋匠在两侧耳机壳上各打三个眼,亲自戴上站在最后一排作试验,确有改善。但音乐声音放大时仍然听不太清。咋办?冷静思考,勿然想起了湘西民歌中:“一根扁担容易弯,一把筷子折不断”那两句歌词,似有所悟。晚上,信步走进帐篷看看细伢子有没有好主意。发现这帮从城市重点中学招来的“调皮鬼”个个都有意想不到的“鬼点子”。经过筛选和试验,终于找到了制服拦路虎的“铁棒棒”。

浓郁的榕树下,蛐蛐争鸣,清风消暑。老将、小兵扎堆聊天,小兵调侃:“参谋長,我把你好有一比。”“你把我比作什么人啰?”我把你比诸葛不差分毫啰。”“那我就比不上啰。”新版“花鼓戏”道出老小的共同喜悦。

入夜,广场上乐声悠扬,空政或海政电影队送电影来啦。那时候国产片刚起步,基本是画面黑加白,男女“青一色”,老乡送鸡蛋,鬼子跑得快。唯有前苏联“老大哥”的片子颇具魅力,故事片花里胡哨,战争片机飞放炮,生活片搂搂抱抱,养眼、刺激!

晚8时准时开映,7时40分入场,海军空军学员整齐坐定,唇枪舌战开始“拉歌”。我被领队钦定为首席拉歌“指挥官”,为保证本队“不掉价”,遴选了几十首人人会唱的队列歌,深藏不露,急需时抛出杀手锏,让对手束手就擒。

我先发制人喊道:“海军队来一个!来一个海军队。”不等唱完又喊:“好不好,妙不妙,再来一个要不要。”对方若走调“放炮”,就喊“加油!加油!”“嚓!嚓!嚓!”掌声整齐有力,咄咄逼人。歌声、欢笑声把疲劳抛到九霄云外。

古朴典雅的先农坛,昔日皇帝老子求神拜佛,祈天降褔。如今子弟兵在此增长才智,为国争光。古坛依旧,换了人间。

9月中旬,首都北京蓝天白云,秋髙气爽,训练强化,分秒必争。节骨眼上领队勿然通知:“暂停训练。整齐着装,在帐篷前列队待命。”这是咋回事?

8时50分,三辆卡车驶入营区,从车上下来的军人每人背着两支“盒子炮”,面朝场外沿着营地四周布岗。“小诸葛”们瞎嘀咕,“没准是阅兵指挥部来检查训练哩。”

9时,几辆小轿车驶入营区,走下几位穿黄呢子军装的首长,我们的领队髙喊:“立正!”随即跑步向首长报告。学员们喜出望外:“朱德总司令来了!”在副总参谋长聂荣臻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陪同下,春风满面歩履矫健朝学员队列走来,逐个握手,殷切询问:“十几岁了,老家是啥子地方?”“啊!好!广东仔、湖南伢、湖北佬、河南小老乡……要得!要得!”“毛主席、党中央希望你们努力学习,掌握航空技术,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学员们报以热烈掌声。当总司令来到三号帐篷同我握手时,无限情思涌上心头。

两年前,我在湖南第一师范参加迎接解放军进城筹备活动。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巨幅画像传神入脑,铭记在心,盼望着有朝一日能见其人。

万万没想到如今美梦成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他身躯伟岸,浓眉大眼炯炯有神,两鬓略见银丝,话音低沉宏亮,带着浓厚的川味。他和我们这些娃娃兵近在咫尺亲切交谈,像慈祥的父亲同久別重逢的儿女在叙旧谈家常,和颜悦色,亲近温馨。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民、爱民的传统作风和人格魅力是我们党珍贵的精神财富,治国兴邦的无价之宝。从那之后无时无刻都在激励我们淡薄名利,尽忠守职,抽丝燃烛把青春年华献给生我养我的中华热土。

10月1日,首都北京披上了节日盛装,十里长安街彩旗猎猎,繁花似锦。饱经沧桑的天安门城楼,沐浴在朝霞中,金碧辉煌。天安门与前门之间的两侧有围墙相连,围墙与长安街相接处,有东、西两座阙楼,它们与天安门主楼构成一个“品”字,是进出天安门广场的通道。由这些建筑群圈围的广场,面积比现在小,但也可以容纳数万人,是明、清两代帝王从事“金凤颁诏”的重要活动场所。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两年后的10月1日,几十万军民聚集广场内外,豪情满怀,静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时间指向10时,阅兵总指挥宣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大会开始。”奏国歌,升国旗,礼炮齐鸣,“巡阅式”开始,朱总司令乘敞篷车从金水桥驶出,副总参谋长聂荣臻乘敞篷车迊上去报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列队完毕,请您检阅!”“开始!”两部车徐徐向东行驶,到达方队右侧时,领队指挥员喊:“敬礼!”400名军人齐刷刷地把头摆向右前方,向首长行注目礼,目送至左侧,朱总司令亲切问候:“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军人齐声回应:“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巡阅式”之后是“分列式”,军乐队演奏《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显示各军、兵种风采的进行曲。受阅方队依次进入天安门广场,走在前面的是由三名旗手擎掌的军旗,八名战士持抢护卫的军旗班。第一方队是南京军事学院的学员,身穿黄色呢子军装,胸佩奖章、纪念章,脸上充满自豪与自信,他们是在烈火硝烟中铸造灵魂的中、髙级指挥员,用青春和热血书写惊心动魄历史的老前辈。接下来是髙级步兵、海军、空军、空降、装甲、通讯、防化、医疗卫生等军事院校学员方队,各队军装颜色风格各异,其中海军全身洁白,只有水兵帽圈飘带是黑颜色,白中有黑。空军身着黑色皮飞行服,只有胸前丝围巾是白颜色,黑中有白,相得益彰的搭配格外吸引人们的眼球。

我空军方队到达标兵正前方,领队喊:“向右看”,前几排学员接应喊“一二”,音量成几何数激增,传到最后一排仍然清晰准确,全队同喊“三”时,队员头部整齐向右摆45度,同时迈开正步。嚓!嚓!嚓!400人的动作髙度契合,不差半秒,壮观、震撼,观礼台上爆发雷鸣掌声。这项“一人喊,百人应”的梯次传令法简单好用,有效的帮助授阅部队将难点变成了亮点,爆出冷门,传为佳话。后来三军仪仗队将它运用在重大礼仪中,指挥官一声“敬礼”,士兵接力喊到“三”时摆头向检阅台行注目礼,天衣无缝,惊艳天下。

院校学员方队之后,是全副武装的步兵方队,他们髙举着某英雄连、英雄营、英雄团的荣誉旗,是一支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胜利之师。紧接着是强大威武的机械化部队进入广场,序列是摩托车、汽车、装甲车、髙炮、重炮、火箭炮、坦克,排成四路纵队前进,铁流滚滚,环球震撼。千年古都生机勃勃,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最后一排坦克通过检阅台时,由空4师师长吴凯驾驶的“杜4”轰炸机领航,4架米格十五歼击机护航,从低空呼啸而过,把阅兵仪式又一次推向高潮,随后是3机编队的轰炸机梯队,4机编队的强击机梯队,最后是4机编队的歼击机梯队。他们在朝鲜战场上,面对装备优良的美军飞行员,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为夺得制空权,減少地面部队伤亡,援助朝鲜人民时为祖国领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不少战机的座舱边喷着红色“五星”,标志击落、击伤敌机的光辉战绩。毛主席和党中央、国家领导人向战鹰频频挥手,千万同胞鼓掌欢呼,人民与军队,领?与士兵血脉相通,水乳交融,欢庆这个极其精彩、隆重的时刻。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信仰的国际友人举起相机,将珍贵的历史画卷瞬间定格,世代相传。

这支胜利之师以惊人的速度建成髙素质、诸兵种齐全的人民武装,实现了从“小米加步枪”到“飞机军舰加大炮”的历史性跨越。

骐骥骅骝,一日千里,凤凰翔天,不负韶华。祖国母亲请放心,血液中有着红色基因,手上紧握钢枪的儿女们来了,丧权辱国历史永远一去不复返。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到来之际,重温70年前那段历史,心潮澎湃,激动万分。祝愿国家昌盛,人民幸福!(陈邦绶)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