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琳莉
爱国是人类最原始的天性,爱国是一种伟大的情怀,爱国是激荡人心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信念,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小时候,曾听奶奶说起八年抗战时期她亲历的故事,在那个硝烟滚滚的年代,年幼的她与小伙伴一起,在暴虐的小鬼子眼皮子底下偷偷撒传单、张贴抗战漫画。有一次被巡逻的鬼子兵发现,一声枪响过后,子弹擦着头皮飞了过去……我问奶奶:“您怕死吗?”奶奶回道:“怕,当然怕,我还没看到小日本滚出中国的那一天呢,我怎么能死呢?”我又问:“那您是知道中国会胜利咯?”奶奶笑着回答:“我又不是神算子,怎么能未卜先知啊?不过别看我那时只有十岁,我却懂得一个道理——有国才有家。以心爱国,以行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你也要牢牢地记在心里。”
“以心爱国,以行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便于那一刻在我心中栽下了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不断壮大。而多年后我渐渐明白,为何伯伯、叔叔都在青春年华时毅然参军,为何父亲义无反顾只身去了千里之外的军工厂研制武器装备,为何两个姑姑都在东海舰队后勤部工作,而老家大门上“光荣人家”的四字牌匾更是一份情怀,时日越久,在心中沉淀得越发浓厚,越发执着;又是一种责任,时刻提醒着家族每一个人,在依恋祖国的同时,别忘记精神的传承。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说的一句话。“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是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真理,有国才有家,国家是百姓安身立命之所。只有繁荣富强的祖国才有百姓幸福的生活,只有强大的祖国才能让百姓的腰杆挺得更直。而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不懈努力,乃至奋斗终身;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为见证祖国辉煌的跨越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儿子小学时,我带他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当看到黄土上的累累白骨时,他震惊了,问我:“妈妈,我们国家那么大,为什么还要被别的国家欺负?”我说:“因为那时候我们国家太落后。”他说:“那我一定要让国家强大起来,再也不准其他国家侵犯。”看着儿子握紧的小拳头和坚定的眼神,我欣慰地感受到来自他心底深处的情感和担当,虽然尚显稚嫩,却至真至诚。
儿子没有让我失望,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关心同学,乐于助人,各种奖状挂满了墙头。高中毕业时,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学里他是班长,是党小组组长、学生会副主席,还是学科研究排头兵,他不断地努力着,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承诺。
如今已到不惑之年的我,送给出国读研的儿子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这样几行字: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这是电视剧《北洋水师》的一句台词,也是我心中想说的。
儿子凝视着我,说:“妈妈,我是中国人,更是一名党员。我知道自己肩上背负着什么,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以心爱国,以行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您就放心吧,等我学成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