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茶韵

发布时间:2013-08-08阅读次数:

茶韵
陈定西

    茶,是中国人的爱物,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只要是中国人,很少有不喝茶的。咖啡、牛奶、可乐、矿泉水……现在的饮料真是多极了,可说到底,最大众的饮料还是茶。中国人饮了几千年的茶,饮茶的传统可谓是源远流长。饮茶,止渴生津,去火醒酒,开胃提神,清心怡情,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多姿多彩、具有丰富内涵的茶文化。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草民百姓,不论春茶、红茶、绿茶、秋摘春采,只要生津解渴,都是大口喝茶,尤其是在炎炎夏天,外出归来,径自端起出门时泡好一大杯正凉的茶,仰天长饮,一口而下,凉到心里。在物资贫乏的年代,还有人家在夏日,用茶水泡米饭,再佐以辣椒炒豆干或咸菜,大口吃饭,吃上“粗茶淡饭”在那个年代也是开心的。
    而文人雅士,则是品茶,讲究品茶要好茶叶和泉水,讲究茶艺、茶道、茶品、茶礼。茶馆的经营者把茶楼装修得古朴典雅,配置了青釉、青白釉、酱釉等专用的茶盏茶具,向茶客推出风情万千古韵幽幽的茶艺表演。在这样的氛围里饮茶品茶,自然是较好的享受。在这里,你能细细地体味茶文化的古雅和温情,进而体味到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恢弘与精致典雅。茶文化具有一种天然使人宁静淡泊,使人怡情静美的力量,鲁迅先生曾说过,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品茶既是享清福,也是一种休闲方式。在浅茗悠品的时候,不知不觉忘却了身外这个喧闹的城市,清除了全部的烦恼与疲惫,沉浸到茶的境界里去。鲁迅还说过,不过要享受这种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感受。鲁迅说的功夫和感受,就是饮茶的学问和艺术。
    心静闲适之时,品茶看书,这又是人生一大乐趣。看着那玻璃杯的茶叶,冲入开水后,颗颗粒粒,春嫩如鲜,赏心悦目,令人为之振奋,那茶叶亭亭玉立,清俊佳丽的模样,人见了,混浊的心情立刻开阔,一片清闲。饮一会茶,看一本好书,悟一些心理,想一点事,这是很惬意的。古人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一个人看书喝茶,也是有神、有趣、有味。似乎觉得茶是有形的叶液,书是无形的果汁,喝茶醒神,读书清心,呷一口香茶,久久留在口中回味,细细感受其中滋味,让原汁原味的茶色茶香茶趣茶韵源源不绝地饮到心里,这时书香茶韵交融,使人飘飘入仙,忘记了一切烦恼。饮茶读书,其清、其静、其雅、其淡,真是其乐无穷,真是壶中乾坤大,书里岁月长。
    饮茶的好处多,茶能防癌,不像吸烟有害健康,不像酒多乱志,历来有禁烟的,却没有禁茶的。中国人在家里要喝茶,出门也喝茶,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开会更是人手一杯。客来敬茶,“以茶会友,天长地久”,说的是通过茶来结识的朋友,将会成为一辈子的好朋友。
    江浙人喝绿茶,在清幽中体味茶道;闽南人有乌龙茶,华南承继唐宋斗茶遗风;成都人的盖碗茶,既有味,又有派;蜀地人享受茶的风光大为壮观;北京人的大碗茶,西北的奶茶,广东的早茶。奶茶是以茶代饭,功夫茶是茶代酒。中国人喝茶,以清静恬淡养神,其实也是一种自你心态的调整,用淡泊宁静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生死、穷态、宠辱、得失、使自己的生理、心理得到调适,从茶的沁香甘洌中享受到一种惬意和温馨。
    茶叶被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又根据清明、谷雨等节气,分为明前、明后、雨前、雨后等茶;再从茶叶色泽入手,分为红茶、黑茶、白茶、青茶、黄茶与绿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色泽较深,味道醇厚,有暖胃作用。普洱茶经过发酵后茶色很黑,属于黑茶一种。
    铁观音与乌龙茶,味道为清淡,属于半发酵茶,这种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可以用来冲功夫茶的茶叶,都属于青茶。
    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制法比绿茶多了闷堆的工序,尝过的珍品是“君山银叶”,产出湖南洞庭湖君山岛,茶叶芽叶茁壮,芽身金黄,紧实挺直,茸毛密盖,长短大小均匀,被誉为“金镶玉”,此茶喝起来香气清新,汤色浅黄,茶叶甜爽,叶底透明,感觉赏心悦目。
    绿茶中最令人心醉的是龙井和碧螺春。龙井,清澈透亮,满目青翠,让人想起西子湖畔的少女,柔情似水却又清新可人。碧螺春,银绿隐翠,一池嫩黄,令人想起烟雨朦胧中的在粉墙黛瓦间穿行的江南女子,姣姣婷婷,飘然而来。
    经典的《茶经》中有一句开宗明义的话:“茶为之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句话可以说是饮茶人的最高精神境界。茶,出深山幽谷,本性清不可污,饮茶之人,自然应是“精行俭德”之人。这句话把人与茶的关系升华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文化关系。品茶,让我们在饮茶中得到和美、宁静、明廉、纯洁、谦恭的美德。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