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随想
史真钢
一年一度槟城国际马拉松比赛如期而至,二万七千五百多选手齐聚马来西亚槟城,共同完成这声势浩大的盛宴。
我们一行9人参加十公里公开赛。当大家凌晨四点钟出来准备的时候,全程马拉松的冠军,一位肯尼亚运动员在三辆警车陪同下,在万人的呼喊声中以两小时二十一分钟五十六秒的成绩冲向了终点。他瘦高的身影,修长而紧绷的双腿,让我真正意识到上帝或许真的将长跑的先天优势种在了肯尼亚。每一个人,每一种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这种优势或者来自自身先天所携带,或者来自周围人的提携。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与自己的优势有关,不论是家庭出身,文化素养或社会背景等等。在对美国146所知名高校调差中,发现只有不到3%的优秀生来自贫困家庭。这种择优理论似乎也使得有“黑旋风”称号的肯尼亚人包揽前三名更加合理。
十公里公开赛启程后,所有选手拥拥嚷嚷得挤出了起跑线。精力充盈和内心得兴奋,加之沿途风景的美丽,前两公里轻松度过。人们在刚开始接触事物的时候,专注!就如这马拉松赛,大家在刚开始时,精力充足,步调稳健,心情愉悦!往往效率也高!然则,稍予留意,是否有这样一种现象存在?准备跑出成绩或者对比赛重视的人,都会在站队时候,尽量向起跑线靠近。曾然,第一列队,只有那么几个位置,不是每个人都能踩着起跑线起跑,但尽量向前靠拢的意识和行为每个人都可以有,只有那些抱着玩耍心里的,才在人群里,漫无目的闲聊;也只有那些有准备的人中,才能出现冲过终点的冠军。做足准备,赢在起跑线!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所处的企业,诸多优秀人才,诸多专业领域的精英,哪位不是赢在起跑线。
长跑的人都知道在跑步中有极限,极限到来时,腿似乎抬不起,心情烦躁,呼吸不畅。这时,任周围多美的风景,你也无心理睬,唯一想做的就是停下来,走几步休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也有极限。在工作的极限时间里,心烦意乱,懒散的对待工作,能拖就拖,错误频繁,工作时间做非工作的事情。年轻点的,想到跳槽;年长点的,期待退休。这是现状,毋庸置疑。在跑步到达极限时,当你听到或者看到不远处供水站人在忙碌的为你服务,跑道两旁的中学生穿着统一的制服在为你呼喊加油,你是怎样一种心情呢?我当时是为供水的服务生所感染,几千杯水摆放的整整齐齐,又不停的加添新纸杯,捡起收集地上乱扔的纸杯;也为啦啦队的青春所鼓舞,她们已经在那里为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男女组加油呐喊过了,现在又为我们十公里公开加油,也就是说,她们已经从凌晨两点一直呐喊到现在的六点半,她们也在马拉松。只有坚持,坚持一下,极限过了,也就轻松多了。生活工作都一样,在同事遇到烦恼时,我们是否应当给予一些鼓舞?在夫妻长期分居的工作环境下,我们是否能够提供一些便利?在同事工作任务繁重的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分担一些?我想都是可以的,也应该的,利人终究利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的语言可以传播,感情也可以传递!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工作中的困境,毕竟还需自己解决,坚持,不放弃,积极对待生活,毕竟工作是生活的部分,而且得来也非易事。
坚持,这种精神,在这次马拉松赛事中,随处可见。我的同事向中权师傅,在十公里公开赛中,四次肚子疼痛难忍,在医护人员简易按摩,并建议放弃比赛的情况下,他推开准备好的担架,忍着疼痛,坚持跑完全程。离退休只有几年的他的这种坚持精神,让我们这些后辈肃然起敬!坚持本身绝非易事,面对诱惑,忍痛坚持,那需要异常坚定的信念和排斥干扰的心境!
现代社会的繁华和多变,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充满各种诱惑,于是就有了频繁跳槽,人际感情冷漠,婚姻碎裂以及各种主动与被动的不当得利!那么我们何不尝试多一些隐忍、少一些暴戾;多一份理解;少一份猜忌;多一点拒绝、少一点贪欲!让我们社会有了真正的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每迈出一步,就离终点更近了一步。通过终点的那一刻,面向涨潮的大海,看着旭日缓缓升起,给我们刚跑过的槟城一桥罩上金光,品味一下汗水过后的喜悦,思绪随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