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陈刚
孔妍
大厨陈刚,大伙都这么叫他。每次陈刚都很腼腆,“别这么叫,我只是在二航时间长一点而已。”更多的时候则是看见他在厨房里挥舞着锅碗瓢盘,忙碌的身影,而后就是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食堂的陈刚师傅为我们服务了有三年时间,也许更长。只不过我的“食客生涯”是从上个工地辽河大桥开始。从辽河开始,项目部的口味就“非他莫煮”了!陈师傅是我们的大厨,亦是我们厨房的总管,年龄不大,三十多吧,但厨艺非同凡响,都说众口难调,可他总能略带花样的为我们做出很多不一样的可口的菜式,尤其是川菜。他的很多招牌菜:麻辣小龙虾啦,毛血旺啦,火锅鱼啊,这些菜往往还没有正式上桌,光是那种呛鼻的辣椒味儿就让我们这些路过的人垂涎三尺!
陈刚很爱家,尽管这些年一直在二航工地漂泊,但心中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自己的家。他有一个老人和两个儿子。大儿子7岁,小儿子4岁,两个小家伙暑期初来工地看爸爸,有点胆小,有点腼腆!很多时候,食堂的工作时间并不像家里那样定时定点,偶尔加个餐,加两个人,可谓是“随传随到”!可是在两个儿子眼中,爸爸总有“多余”的时间和充沛的体力陪他们踢球,带他们赶场!暑假期间,在忙完了一天的炊事工作后,不管再累,陈刚总不会错过一家四口的温馨时刻:每晚七点到七点半,只要你饭后散步,必定能看到一辆二手的小摩托忽然从你身边驶过,大儿子半蹲在脚踏板上,陈刚后面坐着老婆,小儿子则挤在爸爸妈妈中间,那透出来的小脸跟陈刚真是一个模子!
“带着孩子一起去逛逛夜市呢!”远远的,陈大嫂就挥手跟我们打起了招呼,陈刚也跟着憨笑:“难得在一起,带儿子出去买点吃的!”那种幸福,那种甜蜜深深的感染着我们!
一晃,陈刚家人已经又有接近一年没有到工地了,好几次他想请假回家,都因工作忙走不开。于是,每天下班,陈刚就在鸭绿江畔煲起了“电话粥”,电话里传来偶尔的嗔怪,更多的是小孩的欢笑声。尽管很远,这种欢笑也能感染看到他“煲粥”的人。前不久,项目部发了本季度的劳保,丹东乐购超市的三百元物卡。
“晚上下班后我们食堂去集体购物咯。”大伙儿乐道。
“有保质期吗,我看看。”陈刚嘟囔着:“你们去吧,我没什么需要的!”
“又是想等到明年你老婆儿子来了再说嗦。”大伙儿打趣着。陈刚露出他那憨憨的笑容,继续掂着他的大勺儿:灶锅下的火光照亮了他微黑薄红的脸庞,炒锅里的辣椒洋葱呛得他眼睛半眯着,那套白色的厨师服被油烟熏得有些微黄了。
屋外,炊烟袅袅,江畔,夕阳西下,几只海鸥在那里盘旋,久久不愿离去,似是闻着陈刚炒菜散发出的带着几分“乡情”的香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