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
王力
在记忆里,看过的一些书,大都烟消云散了,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而能留下印象的书,也是模棱两可,人物、情节多记不清。读过的书,留下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了。
这几年,见过太多的青年,既无追求,也无责任,更无激情,做起事来,拖拖沓沓,令人失望。失望之余,就希望有青年的楷模出现,带领这一代人,重塑英雄的形象,再造强人的意志,而这样的青年,非约翰·克里斯朵夫莫属。于是,残留的一点记忆重新燃起,在脑海里,时常想起约翰·克里斯朵夫,想起这本书。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流淌着音符,不舍昼夜,遇到礁石的阻遏,能翻起惊涛巨浪,奋斗不止。他为音乐孜孜追求的一生,就如这河流,永不停息,虽然也有平缓,甚至逆流,但总不失英雄的本色。这本巨著,卷帙浩繁,近百万的文字,只有这种精神留在我的记忆里,那就是生命是要战斗的,生活是要奋斗的。
这本书不以情节引人入胜,不以惊险动人心弦。因为,人的一生,多数是平凡,是琐事,能在这平凡琐事里,表达出一个人的坚强和执着,就更能贴近实际,接近真实。读后,如临其境,感人至深。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有的人,一辈子只那么几件琐事,对这几件事的态度也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样的书,三言两语就写完了,且味同嚼蜡,是没人去读的。有的人,虽然没有惊天的壮举,但对每件事的态度,有自己的观点,执着应对。这样的人,卓然独立,会遇到更多的事情,会处理更多的矛盾,会产生更多的想法。这样的书,厚实。非只言片语所能写完,《约翰·克里斯朵夫》亦如此。
二十多年前,我花了十几天的时间,品读这本书,认识这个人。从他身上,我学会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执着,这种精神,也伴着我,走过风雨,漂泊四方。时过境迁,面对现实,我们是多么需要这种责任和执着,而约翰·克里斯朵夫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没有人关注他,没有人认识他,这是很令人遗憾的事情。
对我来说,读书,既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取得高分,也不是为了饭后的消遣,街谈巷议,赢得博学的名声;读书,在于提炼书里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受到感染,书里的人物、情节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凭着模糊的印象,我无力详细的介绍这本书和这个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品读他,关注他,若有印象和心得,当是令人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