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二航石下

发布时间:2012-01-19阅读次数:

二航石下
易凡

    项目部大院的花坛中,近两人高“二航石”上,“二航人”三个大字依然笔走龙蛇,朱色生辉。但每次从石头下走过,人们端详的表情又有了新的内容。
    已到工程收尾阶段。这从项目驻地斑驳的院墙和风经修葺的临时板房上都可以看出,球场上的标记几乎已经让车轮辗掉,但篮板上的篮网还很新,那是前两天刚刚换上的。看得出,这是一个热爱篮球项目。据说,连项目最胖的司机,都能在场地上来两下子。而即使是最彻底的“球盲”,来到这里,都懂得带球、回场的规矩。算起来,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五年又九个月。这相当于一个儿童走向成年,一个初中生到大专毕业。
    晚饭之后,梧桐山项的的霞光尚未散尽。那枕着山头的太阳仿佛舍不得这深圳东部的大海与土地。它想再多听一会儿这里的涛声,再多看一眼这里的海湾、岛屿、飞翔的白鹭、穿梭的大货车、热闹的海鲜档……一团灰色的云从山腰飘来,人们望向天空喃喃自语:这又该有一场雨了。在这儿暂住多年,他们早已掌握了这里的气候。
    暮色中,饭后的技术员、物资人员照旧在往现场赶。由于位于边防区域,到这个上百万平方的堆场,需要通过哨卡。当然这一切都很容易。哨卡的士兵虽然已换过了几茬,但他们与工地的人员早已十分熟悉。
    “你们什么时候完工呀!”士兵们问。
    “快了,快了。”大家应答着。
    “什么时候再来一场球赛呢?”
    “就算走了也可以邀约呀。”
    这样的对答听在耳里,便有了一些别情离意。
    大黄已经是这个工地的老成员。三年前,它还是个毛绒绒的小家伙。它蹲在大院门口,淡淡地。它已经在这里扎根繁衍,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它的故乡,而它的家就在项目生活区。它慢慢地起身朝前走去,路边的野草显然长了不少,原先杂乱的公路修平整了,而转角的三角梅在每年都会开得满栅烂漫。哦,对了,还有那房前屋后的凤凰木,每天初夏都会烧成满树火焰。木棉花相当硕大,雨后的清晨,它们会在你不注意时重重地砸上你的额头,仿佛要给你加上一顶花冠。
    生活区的人似乎少了。原先隔邻而居的另一家施工单位已撤离了现场。但项目员工宿舍的走廊里,人们种下的花草依然繁盛。有人回得晚,还在炒着菜,生姜与醋的气息肆意弥漫。不时有锅碗瓢盘碰撞的声音。而暑假回归的小孩子们正满院疯跑,母亲斥着,父亲只在旁边悠悠地看。
    如常生活的一切,在这个暂住之地,都演绎得别无二致。也许,这才是此时大家心里的症结所在。
    有人会趁这些时候聚会。酒是少不了的。必定也会有人因此醉倒,大家抱头低泣,或者豪言壮语。他们的样子彼此已十分熟悉,宛如兄弟。他们的心在那时贴得是那样的紧,那样的紧……
    但没有很多人向你痛诉革命史,长篇回顾这个工地的酸甜苦辣在大家眼里不算一回事。非迪克条款、几倍于国内同类工程的技术质量标准、“不差钱”的金融危机时期……那些折腾复难熬的内外协调,永远苛刻黑脸的监工……这一切,似乎都已美化成可爱的记忆,时常触摸,不必言及。而大家风雨同舟的过往、曲曲折折共同的心路历程,一切呈现和隐藏的心声,都化着了下一次会面的约定。
    也许,下一个清晨,他们会不约而同聚在大院中那块石头下,再次给那上面的字描上新的颜色。那色彩是闪亮的,也是感性的。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