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相识二十年

发布时间:2012-01-19阅读次数:

相识二十年
陈孝凯

    今年夏天,大学同学中有好事之徒吵着要办一次同学聚会,大家都希望找个好由头,于是七嘴八舌并添油加醋地给命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相识二十年”。想一想5年小庆,10年大庆的规矩,这也确实是一个值得聚一聚的理由,何况自从那一刻相识已是光阴滑过20年啊。
    接着,就有人开始催促,开始张罗,在江城上班尤其是还赖在桂子山上及落户山脚工作、求学和研究全不耽搁的几位同学便主动担起全部组织聚会的重任。他们恨不得上天入地将所有同学都搜出来,为了让同学们来聚会,他们首选了良辰吉日,放在国庆长假之中;然后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同学们一个个地电话联系,甚至对一些国庆长假已有安排的同学不惜软硬兼施。聚会也由一次策划变成了越来越清晰的行动。报到、就餐、互动、参观的全盘计划尘埃落定,于是,我们在国庆节里见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甲、同学乙。
    报到那一刻,给你出点小难题,极有必要也很感人。我跑到16年前我们常常上课的1102教室,几个当年的室友加死党在那里等我,见面伊始就开始“作弄”同学。当两位女同学胡和周报到时,我们首先让她们认一认已经变了模样的男同学,有的果真难住了她们。接着难为情地道歉,再互相加深印象。当男同学报到时,我们不仅让她们认女同学,还让他们指认同学的夫人“是哪一位同学”,故意让他呆在那里沉思,然后一阵哄堂大笑打破僵局。
    在互动环节,请来了我们当年的3任辅导员和院党委李书记,李书记好好地表扬了我们富有“创意”的聚会,想想桂子山上处处写着某某系87级学生“毕业20年聚会”的标语,我们将20年聚会改个“相识”的名号跻身其中确实有些“创意”。李书记讲到我们作为桂子山上第一届军训生的情况时,大家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炎炎烈日苦练军姿的年代,耳边似乎又想起“战士打靶把营归”的雄壮歌声,又想起了半夜拉练时手忙脚乱留下的笑料。同学互动时,从最南边的海南来的同学开始,由远及近,一个个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工作生活近况,让大家互相品味这些年在职场上打拼的酸甜苦辣,互相交流这些年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一个个流淌的光阴中品读鲜活的人生阅历,品鉴并感悟人生哲理。聚会带着她与生俱有的快乐和幸福,扣动着每一颗激动的心弦,思想随着语言在跳跃在起舞。
    晚宴过后,自发上演的一曲促膝谈心,更有当年寝室里熄灯后“卧谈会”的浪漫和随性。几十个同学围坐在山庄一楼的会客厅,没遮没拦地解密当年发生在同学中的奇闻轶事。有谈考试偷看别人答案不成的,有谈当年青涩的爱恋的;可以谈自己,也可以说别人;既有当年留下的快乐记忆,也有当年留下的苦涩和酸痛。大家都希望用这种随性的交流将那浓浓的同学情再添一分,再着一笔浓墨,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份同学之谊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这一聊却不知不觉到了凌晨一点多钟,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散去,笑声渐渐散去了,留下了静谧的夜。
    迟迟醒来的我们,在梁子湖畔看那雨后薄雾笼罩的湖面,三五成群地漫步在垂柳婀娜的湖边小径,或是聚在水上高尔夫练球场挥杆练球,或是围在桌球台旁看一场同学之间的比赛,或是坐在湖边的藤椅上继续那些尚未聊完的话题。聚会让大家都全身心地休闲下来,享受生活共享友情在这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中午,到金口江边吃一顿丰盛的鱼宴,尽享江边美景。然后到新近开放的中山舰博物馆,去看那艘亲历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众多战争的战舰,看日本人在舰艇上留下的刻骨铭心的炮洞,看打捞起来的中山舰上留存下在的珍贵文物,看落后就要挨打的铁证,心中不免沉重。但这“相识二十年”的同学聚会上能有一场这样生动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一件非常难忘的事。
    何况,今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都在纪念那次由武昌打响第一枪并就此发起的这场民族民主革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竟然用一次同学聚会应了这样的大景致,也算很有意义。这又让我想起了桂子山上那位著名学者、中国历史学家章开沅老先生给我们讲的:保护历史古迹就是为了纪念,尤其是让后人纪念那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和历史大事件。他对辛亥革命的独到研究和他在桂子山的传奇故事曾深深感动我们这些曾经的桂子山人,时至今日他的教诲还历历在目。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