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者常得乐
张晓琳
林清玄说:“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情爱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此句正道出了知足者一种常乐的心志。
知足常乐,语出《老子—俭欲第四十六》:“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觉得满足和快乐的。
所谓知足常乐,要以正确平和的心志对待宠辱得失。长途跋涉时,痛苦的往往不是漫漫长路,而是鞋子里的那一粒细沙。人生也是这样,打败自己的或许不是外部恶劣的条件而是自己的内心。可见对于成功来说,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有决定性的作用。
有一个民间故事写明朝金溪人胡九韶,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什么?”
而我们这群生于和谐年代吃着糖果长大的“小孩”,别说像胡九韶那样以菜粥果腹干活了,更多的是将书本丢在一边,看着日韩剧白日做梦报怨自己怎么没能生在大财阀家族,又或是幻想某一天哪个跨国企业的CEO看上自己能让灰姑娘梦想成真。但如果这些都是现实,是不是又每天去想没别的家族买的地产多,没别的姐妹拥有的珠宝首饰多呢?
知足常乐,是一剂心灵的良药,可以帮助我们在纷繁芜杂的生活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外部的变化泰然处之。同时知足常乐也并非夜郎自大,裹足不前。知足,对现在所得已经足矣,但对将来所求还是不足。这样,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现在的处境,而用进取的心开创未来。因为知足,便没有患得患失,没有了负担,轻装上阵自然如释重负,出击迅猛。所以如今自己有知足之心不是放弃追求,相反,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肯定,为下一次努力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知足常乐,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