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主管道仔的一天
蒋若飞
2010年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但对工地而言,却只是普通的一天。
清晨,天微微亮,西樵大桥主桥技术主管道仔伴着早起的闹铃起床了。简单的洗漱之后,他拿起安全帽、救生衣、对讲机踏上了去工地现场的路。
12月28日开钻,这是项目工程里程碑式的节点。进场几个月来,拆迁、协调、各项施工准备,确实不容易。这座桥的修建对当地来讲很迫切。新桥址的旁边,老西樵大桥日日堵车,人们翘首以盼。主桥开钻意味着主战役的打响,大家很重视,也很兴奋,一直都为着这事忙碌着。
来到了施工现场,道仔首先检查现场的用电及设备是否正常,各个岗位的人员是否按时到岗。然后,向现场工人交代今天所要做的工作内容。晨曦里,他的身影魁梧而坚定,寒风吹起安全帽下的衣领,露出他年轻而粗犷的脸颊。他用手揉了揉,前些天佛山大降温,长期呆在工地现场,脸上早已冻皴了。
后到的人们带来了早餐。“道仔,快来吃点,新鲜的包子,还热着呢。”今年新到的技术员杨智把早餐递到他手里,转过身,避开江上的疾风,道仔简单地吃过早餐后,继续现场的工作。
现场是工地的核心。一切产值的来源、利润的形成,成就感的获得,都来自于此。做工程不只是理论计算,光靠嘴说是不行的,只坐在办公室等于白搭,做工程意味着就得在现场蹲、在一线抓,在钢筋水泥的施工中泡。望着东方越来越亮的霞光,道仔想起大学导师和以前项目上的前辈们的话。这念头也令他想起在上一个地铁项目的施工经历,那是怎样的艰苦、紧张和带劲呵。他想,既然这样艰难的施工都能顶下来,在这座桥上,自己就一定不会有问题。
虽然不需要技术主管进行实际操作,但是技术主管思考的事情却是一大堆:这个孔先下钢护筒,那个护筒偏位大了需要调整,电缆线的事情需要落实了…...最近钢材紧缺,提上的材料计划迟迟不能到货,领导打电话催,劳务队伍每天都在问,这是道仔这些天最头痛的事。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上午,他像走马灯一般,满现场转,到处协调、察看。
中午,在项目部吃午饭时,技术员们一边对付胃,一边讨论工地的事,期间,电话一直响个不停。休息不成了,搁下碗,道仔回到了现场。
这将又是一个忙碌的下午。要打护筒,得叫上测量组和操作振动锤的师傅;桩机要进场了,得联系桩机队伍了;发电机需要加油了,得联系设备部门了;现场吊装得盯着,安全太重要了,出不起事;海事方面一直在协调,最好不要出差错……技术主管的工作不仅是要进行技术上的指导,还要直接与各个部门打交道,相互配合,共同将项目顺利地进行下去,这一切均重要而繁杂。当把这一切搞定之后,道仔抬起头来,发觉夕阳已挂在了老西樵大桥桥塔旁,下班的时间已经过了。真累,他在栈桥入口站了一会,好歹是不负使命,他揉了揉脸,脱去头上的安全帽,蓬乱的头发撑了起来。捋着这已经被新婚妻子玩笑过多次的满头乱发,小伙子的眼里流露出一丝年轻的温柔。她现在在干什么呢?想着新婚不久就两地分居的妻子,他的心里总有些莫名的感触。但是他知道作为工程人,须得有付出,有忍受,有担当,方才会有成就。他不是一个好高鹜远的人,但多年求学,男儿志向,使他对自己的职业带着强烈的热爱。于是他整理情绪,收起救身衣,朝着项目部大院走去。
暮色下,工人们也都陆续回来了。然而这一天的工作并没有结束。31号平台的搭建工作即将展开了,为了做到技术先行,更好地进行技术指导,晚饭过后,他又在办公室看起了图纸,思考着每一个细节与施工难点。在这期间,挂着的QQ上,朋友、家人偶尔有信息传来。
“怎么样,你小子行呀,听说在二航干得不错。羡慕!”这是同班同学在叫苦。
“明天护筒要打到位,抓紧一点。”这是现场副经理在发指令。
“上夜班的同事快来领夜餐,有牛奶、面包、鸡蛋、粥。吃得好好,身体棒棒。”这是后勤在办公群上召唤。
“元旦晚会有精彩演出,欢迎大家参加。”
……道仔没有回复这些信息。他埋头看着图纸,做着记录,只是偶尔抬头望向窗外。当他停下手中的工作时,已经夜里十一点了。
躺在床上,他还是忍不住给老婆发了一条信息:“又是充实的一天。你呢?”
那边回复:“我心依旧。注意身体,挺你!”
这是道仔每天最温馨的时刻了。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