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学习,自我的革命

发布时间:2011-05-18阅读次数:

学习,自我的革命
张帆

    8年前的一天,在闲散地闯入一位长者的办公室后,他将正在阅读的《学习的革命》郑重地向我推荐,并兴奋地谈了学习体会。那慷慨激昂的神情,那阳光灿烂的下午,一直让我记忆犹新。
    虽然这么多年来,也曾努力地在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上不断地学习,也通过了更高的学位和获得了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但直到奔赴斯里兰卡后,我才真正对学习有了更深的领悟,才切实地体会到学习之于企业和个人的重要。
    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承接国际EPC工程项目,第一次面对国外政府及其业主,第一次面对“多国部队”组成的咨工,第一次面对国外技术条件和规范,第一次真正运用FIDIC来履行合同。这许多的第一次,让我和我的同事们,在激动和豪情之余,更多的是忐忑和谨慎。
    第一次开口说英语时,将科伦坡说成了吉隆坡;第一次读技术规范时,借助词典半天才看完一页;第一次与业主见面会时,除了“你好”和“再见”,什么也没有听懂;第一次给咨工写信时,汉语洋洋洒洒一大篇,却怎么也难以转化成地道英语。英语,这曾经考试了十几年的一门课程,一旦成为工作、生活的必须工具,却是这样的举步维艰,变成了一道无法回避的障碍。于是,“疯狂英语”变成了海外每时每刻的真实写照。除了系统的《新概念英语》等自学外,规范和图纸等都是专业英语教材,合同文件和往来信件等也是商务英语资料,甚至连英语影视、店铺招牌和菜单等都成了生动的英语素材。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自己学习和操练英语的对象,每一次会议都是听力和口语的“风暴”。工作中要求用英语,生活中要求学英语,从最初的逐个单词朝外挤的尴尬直到能完整地表述一句甚至一段话,从只听懂个别词句到能听懂别人表达的意思,慢慢地融入到这样的一种海外工作、生活的状态。
    英国规范、美国规范、日本规范、斯里兰卡规范的综合而成的技术规范,与国内工程不同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习惯、独特的当地社会和资源状况、严谨的商务和技术程序,这些让曾引以为傲的丰富经验,在这里好像很多方面都有劲使不出。在学习中前进,也成了工作中的必然选择。无数次虚心地拜访和请教领导和同行,并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反复地将合同和技术文件进行研读,每一次都有更深的体会。多少次寝食难安的焦灼,多少次面红耳赤的羞愧,多少次后悔不已的懊恼,是一段炼狱般的学习和工作过程。放低姿态,不破不立,在努力后问题得到解决时的这样小小窃喜的不断地鼓励下,将“拿来主义”和“原创精神”相结合,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地填补国内国际工程之间的鸿沟,努力地将自己从一个国内工程师向国际经理人的方向靠近。
    记得曾有人说过,自己画的圆越大,所接触的未知领域就越多。的确,愈是学习,就愈感觉自己还差得很远,以至于常常伴随着挫折感:为什么别人可以对答如流?为什么我不能驾轻就熟?何时才能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将短板转化成优势?每每想到这些,汗颜而惶恐,“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丝毫不敢懈怠。
    世界是平的,可平的不只是阳光大道,也有沼泽和沙漠,面对国际舞台的广阔,面对状况的纷繁复杂,唯有学习,让我每天都在更新,在永不停息的自我革命中走向重生。
    学无止境,斯言诚哉!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