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缺失
王力
中国的文化,向来是“报喜不报忧”,自己的短处,要么抛到九霄云外,要么打入九层地狱,生怕别人看到。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无奈到打骂的程度,还要顾着脸面,何况作为文明载体的文化,文质彬彬的,更不愿把短处露给别人。
受其影响,企业文化亦如此。任何一家的企业宣传资料里,都没有负面的报道,除非被媒体曝了光,遮盖不住了,才推三捂四的,敷衍塞责。正面也好,负面也罢,都是现实存在的,任何一家辩证法,都不排除这种说法。上至《周易》,《道德经》,下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矛盾运动,无处不在,推动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
对于存在的东西,好的大肆宣扬,坏的三缄其口,打着旗号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趋利避害,人之常情。”难免肤浅。
双汇的火腿肠广告做得好,可出了个瘦肉精事件,坏了一锅汤;三鹿奶粉,检出了三聚氰胺,砸了一块驰名商标;锦湖轮胎,为降低成本,添加翻新材料,已经臭名昭著……这些,都是厂家平时只顾正面宣传,专拣好的说,人人自我感觉良好。时间长了,就没有革新除弊的能力,渐渐病入膏肓。此时,要么自己蒙在鼓里,要么讳疾忌医,隐瞒不报,就好像“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非常的危险了。这样的企业,即使把缺点伪装的再好,没有不通风的墙,终不会长久,一日曝光,必将自食其果,一蹶不振。
优秀的企业,不回避缺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儒家的学说,只有不断地兴利除弊,才能日新月异,走向健康的发展之道。国外著名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哪怕无关紧要的缺点,一经流入市场,便有召回制度,广而告之,进行事后的补救,算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样,方能在产品的质量上严加把关,明察秋毫,把缺点早点暴露出来,引起注意,防患于未然。抱着这样负责的态度,是明智的;客户的犀利的目光,是能明辨的。要想长久打算,打造百年企业,非此不可。
我们党内,曾有效的开展过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度剖析自我,挖掘不足。丑陋的东西,经过监督,经过曝晒,就能够变得阳光,变得健康。建国初期,很少听说贪污腐败的字眼,与有效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很有关系。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目前国内最大的危险就是腐败,”确实振聋发聩。因为,我们党内的好的传统,批评与自我批评,已经名存实亡了,大家坐在一起,文过饰非,人云亦云,或者隔靴搔痒,避重就轻,已经没有批评的声音了。如果缺少了这样的声音,不能算社会和谐。同时,我们也看到,政府敢于暴漏缺点,不回避缺点,已经做好了消除腐败的准备。
我们应该经得住批评,自己的不足,是客观存在的,能够接受批评,既是大度的表现,又是自新的开端,决不是什么丑事。即使做错了事情,积极面对,及时纠正,也比瞒天过海,一错再错好的多。孔子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把别人知道自己的过错看做一大幸事,孔子的学生子路,则是“闻过则喜,”没有宽阔的胸怀,没有高深的认识,是难以达到的。我们有些人,有些企业,自己不能够自我批评,别人帮他提出了不足,好心当做驴肝肺,耿耿于怀,或者怀恨在心,打击报复,不思己过,却怪人非,这样的人,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朴素易懂,成为警世名言。《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齐威王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政令出台,各国“皆朝于齐”开创了新局面。在文化战线上,鲁迅的杂文如“匕首”,如“投枪”,针砭时弊,不留情面。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我们的文化,既要赞和,也要反对,能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是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人、家、国都是一样的,有缺点,有不足,如果没有自愈的能力,如果没有图强的信心,必将没有好的结果。我们的企业文化,就应该扛起企业自愈的大旗,把握企业的脉搏,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查找病毒,割除腐朽,强身健体。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有精华,也有糟粕,最糟糕的部分,便是甘当政治的附庸,做领导的应声虫,领导的喜好,就是文化的方向。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中国的历史,恰似“帝王家谱”。帝王是天,“天意从来高难问”,作诗也好,写文章也好,要有避讳。写人不能直呼其名,论事不能针砭时弊,敢于“面刺寡人之过者”更是凤毛麟角,反而有太多的文字狱,压的人们喘不过起来,哪里还讲什么真话。
企业文化承继于传统文化,需要汲取其精华,发扬光大,革故鼎新,报喜也报忧,公开透明,全面发展。企业办事,不公则不明,不明则生疑,有疑则生猜,猜测起来,会无中生有,会芝麻变西瓜,会满城风雨,如此一来,还不如打开窗户说亮话,有错就改,无则加勉。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良医,又是企业的喉舌,就应该全方位报道,多方面宣传,只瞻前,不顾后,只表扬,不批评,就是缺失。



二航新闻
集团要闻
国资动态
业务动态
媒体聚焦
二航人
专题专栏
港航
路桥
市政
房建
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