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航文化

shipping culture

二航文苑

首页 二航文化二航文苑

那盏灯 那个家

发布时间:2010-10-09阅读次数:

那盏灯 那个家
易黎明  

   儿时最早的记忆,是从那一排大杂院开始的,大约有那么十来户人家,各家经济都不宽裕。一家三口甚至四口五口挤在十来平方米的小屋里,两排小屋中间,一道大约三四米宽的水泥路,自然就成了必须利用的空间。煤球炉是每家都必定有一个的,那个时候煤气还未在我们这样的院子里普及,电力的东西更加是一种奢侈,基本上每家只有一或两盏光秃秃的白炽灯泡,而路上悬着的一个公共的灯泡是经常使用的。放学回来,吃罢在煤球炉上做好的饭菜,就着依然明亮的天光,坐着一个小马扎,趴在一张硬硬高背木椅上开始写作业。天刚朦胧时,作业也该完成了,便拿了那个小马扎挤在大人堆里看电视。小院里当时只有一台小电视,一院子大人小孩子挤在一起看《射雕英雄传》,其实我觉得电视很无趣,只是贪图人多热闹罢了。但大人们却是看得投入,作为劳作一天后的唯一享受,他们自然对有人敢于打扰是切齿痛恨的。在无数次被呵斥或责打后,我被唯一的那盏昏黄的灯所吸引,看着无数的虫豸绕着那灯飞舞,终陷入沉沉的梦中。
    第一次搬家的时候,我并不高兴。虽然搬家时的热闹劲给了我很大的新鲜感,但热闹过后,觉得十分冷清。原来自由的快乐似乎在家中的大门被关上的一刹那被缩水了一大半,不再可以在那拥挤不堪却是熟悉无比的水泥路上疯跑了,也不再可以端着饭碗挨家挨户的去找寻哪家的饭菜比较丰盛了。大群人看电影一般围观那小小的十四寸电视机的壮观景象也不在了。父亲和母亲却是十分的兴奋,于那小小的两居室中跑前跑后,叨叨着一些我当时也不太懂的话,我的不快理所当然被忽视了。而我在新鲜几天后,便对新买的彩电失去了兴趣,唯一的高兴是不用趴在狭小的高背椅子上写作业了。除了新添置的书桌外,一盏崭新的台灯也开始伴随着我。那种很大的,带着一个黄色的有机玻璃的灯罩,装着四十瓦的灯泡的台灯,开始在我的书桌上铺洒着一片金黄。在那片金黄中,我读到了许多的文字,少年的世界在那片金黄的文字里抛却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无限延展,以至于当我第一次离家的时候,全然抛弃了应有的对未知的恐惧和担忧。万卷书万里路的少年情怀充斥着躯体,未曾想也不屑于回望一下身后的那个家、那盏灯。
    很多年便在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探求中碌碌而去,脚下所行万里路早已是远远超过,然而前方似乎仍很遥远。不懂得的事情似乎越来越多,而心灵中停驻的已经越来越少。仿佛有些累了,却不知道应该在哪里停下。
    不太记得是哪一次了,和之前的许多次一样的回家,突然想走一走,便在家门口的小街前下了车,背上的行囊不重,多年的旅途让它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少,如同我觉得应该留恋与珍惜的东西一样。街上人很多,却少有认得的。尽管我在这条街上已经来来回回走了好多年,每次离开后再回来,街上总是少了些什么,又多了些什么。你明明知道,却是肯定是说不明白的。两旁的商铺都点着惨白的日光灯,间或有些凌乱的霓虹,映在街边那一簇簇的人群中,惨白中散乱着些许的彩色。路却是暗的,走在这路上,便有了一种恍惚中的不真实,似乎是两个世界,似乎这光影分隔了我和他们,他们自属于那里的一群群,我却属于哪里呢?
    家属院里很安静,总是这样的,这里年轻的男人女人们大多都散布在天南海北,院子里的活力并不多。不觉中我的眼睛望向那扇窗户,是的,还是那片金黄色的灯光,流淌在这一片静谧之中。记得从我的旅程开始,每次回家,那盏灯总是那样亮着的,灯光笼罩的,一定是白天刚刚晾晒过的,散发着阳光味道的被褥;灯光旁的桌上,一定有一个纱笼,里面罩着的,永远是我回家后的第一个惊喜。灯光并不明亮,在这片建筑中显得那么不起眼,我却总能一眼就发现,因为那么一片金黄色,总是在那里等着。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盏灯,温暖着你回家的目光;都有这样的一张床,吸引着你回家的第一个拥抱;都有一个纱笼,保持着你回家的第一份香甜。
    几年前,我有了一个自己的家,装修、家具、饰品,我和妻似乎想把全世界的温馨与舒适都塞进这个小小的世界里。我终于能够明白当初父母嘴里叨叨的到底是什么了,因为我们也几乎在不停地讨论着家里每一样东西的每一个位置,设计着每一寸地方的每一种颜色,呼吸着每一息空气中的每一缕阳光。电视自然是两个,我在一边看足球喝啤酒,妻在另一边看韩剧抹眼泪。家里的灯各式各样,圆的方的、大的小的、典雅的浪漫的,而临街的那一面窗户,我仍然坚持装上了已经落伍的白炽灯。即使我们的脚步越行越远,即使我们所背负的越来越沉重,即使我们脸上的风霜已越来越明显,我仍然希望每次回家,都能仰望到有那么一扇温暖的金黄,让我明白我的牵挂,让我知道我的港湾。
    飞机已快降落,城市里蒸腾的灯光瞬间璀璨了整个夜空,飞机如归家乳燕一般投入到了这蒸腾的氤氲之中,点点亮光透过舷窗,撕破了客舱里的沉闷,一股温暖又略显躁动的情绪静静的弥漫开来。近十个小时的长途飞行造成的难以忍受的无奈,如春天的浮冰一般迅速的融化了。高度越来越低,每一点亮光都慢慢清晰可见,每一点亮光都是一点守候,每一点亮光都是一点牵系,所有的牵系交织在一起,才成就了这漫天的辉煌。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身在何方,这点点亮光始终都是隐藏在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也许她微弱、也许她遥远,但她却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温暖。
    我在那一片明亮中努力寻找着属于我自己的那一点亮光,我不着急,因为我知道,她就在那里,她始终就在那里,属于我的,那盏灯,那个家。

企业信箱Enterprise mailbox